莫言,人要稳要贵要会翻脸: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其实都是烂品格,你觉得自己是顾全大局,作出牺牲的好人,可实际上,并没有人会真的想要去感谢你,他们只会觉得你傻,你好欺负,你该!
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别总为了顺从别人,为难了自己,做到大致的善良,恰到好处的冷漠,适可而止的关心,你会活得轻松很多!
深以为然!自古有言:“人言未必真,听话听三分;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只为强出头。”
俗话说:“遇沉沉无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碰见瞎子不谈光,碰见癞子不谈疮。”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人心;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千变万变,人性不变。
在《奇葩说》中蔡康永曾经提出了一个观点,“人是在你与对方建立的关系之中进行社交”。
人和人之间想要保持长久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正如莫言说:“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其实并不取决于你对别人有多好,而是取决于你的强弱,手上筹码的多少。
人们普遍对强者比较宽容,而即使弱者没做错什么,也会被苛待,就算你一味忍气吞声,往往也会被看成廉价的讨好。”
现实生活中,总有很多人觉得活着太累,那是因为大多数人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听天由命,殊不知所谓听天由命就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绝望。
因为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习惯忍气吞声的惯着别人,有一天突然放下,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走得那么累。
就如《生死忧患》中说:“小孩子难过了心痛了,于是就马上大哭,哭过了难过就好了,心痛也马上好了,所以,小孩子的心痛,小孩子的难过,只是心痛于一时,难过于一时。
大人难过了心痛了,于是他们只好吞声忍气地哭,哭久了就觉得更加难过了,心痛如欲绝。所以,大人的心痛,大人的难过,不止心痛于一时,也不止难过于一时。
而是一难过就容易委屈、憔悴、沉重,一沉重就容易心痛,于是,他们的难过,他们的委屈,他们的心痛,有时候,一痛,便是一生。”
因为,人活着,你总是忍气吞声,所有人都以为你没脾气;你总是笑脸相迎,所有人都认为你没心没肺。
其实,人需要恰当的映现本真,才不会错过该有的安慰;人也需要适当的展露本源,才会让一些没有底线的人知道什么叫作: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
正如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说的人生义务的观点,越活就越觉得有道理:
“人活在世界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无愧于人生。另一条是不能惯别人的臭毛病,这一条我差得更远,这一条我们都差的太远。”
所以,无论是谁,都不要用一副讨好陪笑的姿态与之相处,应该有你的骄傲和坚持,做人要稳要贵更要会翻脸。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宣布辞职时曾这样评价中国人:“在大事上忍气吞声,但在小事上却斤斤计较;能通过关系办成的事,绝不通过正当途径解决;
动辄批评外界,却很少反思自己;不愿为朋友的成功欢呼,却愿为陌生人的悲惨捐助;不为长远未来谋幸福,却愿为眼前小利冒险 。”
他的评价耐人寻味,但我想说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人性,而是全世界的人性。
所以,要像顾里所说的那样:“与其忍气吞声说声没关系,不如优优雅雅说句bitch。你什么货色,我就什么脸色。”
殊不知,人活着,其实是天然强大,并非生来逆来顺受,东依西赖,其实,强大就是某一个突如其来的时刻,把你的骄傲狠狠的踩到地上,任其开成花或者烂成泥。
如毕淑敏所说:“我们孜孜以求的强大,其实原驻在自己身上。我们要学习的是让自己原本就具有的强大,拂去尘埃,闪闪发光,铮铮作响。”
就算全世界都否定你,你也要看得起自己。只有靠自己才是硬道理,你的实力才最有说服力。
古人言:“世上道路万千,既有忍气吞声明哲保身之道,也有仗剑而起杀身成仁之道,人有人道,妖有妖道,神有神道,鬼有鬼道,各道有各道的风光,各道有各道的取舍。”
但是,人在社会上生存,就是混江湖,江湖凶险非忍气吞声可保全,唯有懂世故,善交际,会识人,会用人。
无论你走哪条道,都请记住:
一、“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与小人言,依于利。”
《菜根谭》中言:“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
在社会上,人与人本质因利而交,先利他后利己,别把事情做绝,别吃独食,处处有原则和底线,人才会向你聚为你所用。
二、“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古语云:“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恣议丛兴。”
在社会上,群处守嘴,独处守心,说话说到点上,事办到刃上,换位思考,才左右逢源。
三、“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贱者言,依于谦。”
在社会上,无论面对权贵、富人还是穷人,不谄媚、不贬低,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才能让他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