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第四天,我读完了曹文轩的《草房子》。是继《草鞋湾》之后,曹文轩的第二本书。
掩卷合书,我长舒了一口气,一本看似写五六十年代农村小学生生活的故事,读起来是美的。我感受到的是,天、地、人!命运就是无常的,它没有饶过任何人,包括孩子们!年少的农村孩子面对命运的捉弄时的坚韧与选择引人深思;成年人面对爱情的纠结与无奈令人揪心和唏嘘;男孩、女孩之间纯真的感情又弥足珍贵,纯洁美好……
整本书读起来是美的,曹文轩关于环境的文字描写,读起来总是让我眼前一亮,画面感十足,仿佛就是一副电影:
雨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天空低垂,仿佛最后一颗太阳已经永远地飘逝,从此,天地间将陷入绵延无穷的黑暗。
在深秋的夜晚,听着窗外的秋风吹着竹林与茅屋,小红炉使桑桑感到十分温暖。
......
曹文轩关于心理描写读起来是过瘾的,因为感同身受,引人共鸣......
桑乔十分鄙视自己的历史。他下苦功纠正了自己的口吃,尽力清洗着一个猎人的烙印。当他站在讲台上讲课,当他把全体教师召集在一起开会,当他坐在藤椅上教人排戏时,竟然没有人再能从他身上看出一丝猎人的痕迹来了。但他自己,却在心中永远地记着那段历史。
桑桑终于开始懵懵懂懂地想到一个他这么小的年纪的孩子很少有机会遇到的问题:突然就不能够再看到太阳了!他居然在一天之中能几次想到这一点。因为,他从所有的人眼中与行为上看出了这一点:大家都已经预感到这不可避免的一天,在怜悯着他,在加倍加倍地为他做着一些事情。
故事情节设置曲折而智慧,字里行间荡涤着悲悯和爱,孩子的命运因他们的家庭而引发进而发展、推进、直至被裹挟。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红门里的那个优越的杜小康,因父亲生意一次次失败而辍学,最终一个成绩优异的少年不得不以卖货来养家的故事。作者淋淋漓尽致把一个孩子面对命运捉弄时深深的孤独和痛苦无助表现出来……
正如作者所言: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