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儿童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浪漫地唤醒。
当孩子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美的时候,就需要家长进行适当地引导了。
最近入手了《艺术启蒙 懂名画的孩子有气质》这本书,和家里的小朋友一起欣赏。
当然,我并不懂艺术,但这并不影响我欣赏书中218幅世界名画的美。
如书中所说:也许你不必成为一个艺术家,但你却不能不给自己埋下一颗美的种子。
这本儿童美术启蒙图书,是一本关于美的启蒙书;它可以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就种下艺术的、美的种子,等待春天的微风让它伸展开。
这本书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西方美术史专业研究生卓克和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翔共同编著完成,收录了53位中外绘画大师的218幅世界名画,书中不仅揭秘了名家创作背后的故事,也详解了名画中不为人知的细节故事。
这本书分上下两部,上篇分为世界名画与著名博物馆,下篇分为中国名画与著名博物馆。
在国外1500多年的艺术史讲解中,本书按照时间轨迹讲解西方外的艺术名画和博物馆。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自1502年开始创作,4年后完成,但在接下来经历了十几年的修改时间,才最终诞生了这“神秘的微笑”。
但你知道吗?
这幅画其实画了两幅,第一幅卖给了画的原型——丽莎夫人的丈夫,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是达·芬奇画的第二幅,伴随了达·芬奇十几年的时间。
而《蒙娜丽莎》真正闻名世界的原因,除了作者的艺术造诣,还与这幅画在卢浮宫失窃事件有关,在1963年这幅画被借到展览。在纽约展览时有170万人排队观看,每人在它面前仅能停留20s,自此奠定了它在国际艺术界的地位。
这幅画在纽约展览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世界上zui大的、参观人数zui多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馆内收藏超过200万件艺术品,整个博物馆被划分为17个馆部,展示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域、不同文化的艺术风貌。
与西方艺术史交相辉映的,是中国美术史;自有作品传世的东晋顾恺之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代,有不少传世佳作流传至今。
比如采用“大青绿”画法的《千里江山图》——也就是说以石青、石绿为主要颜料进行创作的山水图,颜料都是从稀有矿石和中药材中进行提取,可保千年不变色。
也有清朝时作为公众月份牌的《十二月令图》,由唐岱、丁观鹏两位画家共同完成的12幅图,每月换一副,内容多半在表示岁时活动,受乾隆所喜。
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墨画,艺术之美的展现形式不一,但无一不是美的展现。
“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也许孩子在看《蒙娜丽莎》时只会惊讶于她的微笑,看《千里江山图》时只会对不会褪色的颜料感兴趣;但这些,不就是启蒙的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