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课程教学计划中给出了十几种的建议教学方法,现在就放在一起简单“百度”下,这些教学方法到底都是啥?(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导学式、案例式、研讨式、讨论式、问题式、网络式、演绎归纳式、类比归纳式。
边讲边练、实操实作、模拟训练、双现场、直观演示法(未在较为权威的地方看到类似的提法,呵呵哒o( ̄︶ ̄)
导学式(学导式)教学法
基本概念:
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教学过程包括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和小结。
1.提示:导入新课,提出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学:课前预练,课上自学、自练,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重点,发现难点,自学和教学提供依据。
3.解疑:由学生自提问题,通过练习与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进行答疑。
4.精讲:教师重点讲解、示范,解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5.演练:课堂上反复练习,课后坚持练习运用,力求掌握知识技能。
6.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掌握情况,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课外练习和下一次课进行预习的要求。
注意事项:
学导式教学法是"学"与"导"的统一,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导式教学法一般以单元教学为宜。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设计教材练习的程序,必须依据教材的系统性其动作的原理来编排,设计好学生自学、自练内容,体验动作技术结构的环节,努力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练习。
案例式教学法
基本概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基本步骤:
-
学员自行准备
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就要把案例材料发给学员。让学员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培训者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学员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注意这个步骤应该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学员如果准备工作没有作充分的话,会影响到整个培训过程的效果。
-
小组讨论准备
培训者根据学员的年龄、学历、职位因素、工作经历等。将学员划分为由3~6人组成的几个小组。小组成员要多样化,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员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地点应该彼此分开。小组应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活动,培训者不应该进行干涉。
-
小组集中讨论
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0 分钟以内,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小组集中讨论的这一过程为学员发挥的过程,此时培训者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员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的。然后培训者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做就将学员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
-
总结阶段
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培训者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培训者还可让学员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员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研讨式教学法
基本概念:
研讨式教学法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组织方法:
研讨式教学要求以“导”为主,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研究讨论后解决问题。教师要收集足够的资料,便于双方节约时间,变原来组织教学为讨论讲解,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表达自己看法,教师应珍视之,并予以鼓励。教师还要参与多方面研讨,使研讨式教学有广度又有深度。
讨论教学法
基本概念: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员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基本环节:
基本环节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教师作为“导演”,对学员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员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员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学员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通过讨论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广泛用于理论和操作教学。有助于学员思考讨论针对性强。
问题式(问题教学法)
基本概念: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基本环节: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一般是:
1.提出疑问,启发思考。
2.边读边议,讨论交流。
3.解决疑难。
4.练习巩固。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我们可概括为“三环”、“六步”。
“三环”为:
第一环节:创造问题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为“生成”问题。
第二环节: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个体与集体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为“探索”问题。
第三环节: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在验证中得以解决,并进一步拓展问题,为“发展”问题。
“六步”为:
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第二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目的,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问题定向。
第三步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猜想,设计解决问题方案。
第四步对假设方案、推论、尝试解决问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这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第五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科学检验,使问题解决,并掌握科学方法。
第六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再质疑,使问题得以拓展与延伸,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又为探求新知奠定基础。
网络式
未查找到较为权威的讲解。
演绎归纳式与类比归纳式教学法
未查到较为权威的讲解,从演绎法、归纳法和类比这几个词的含义来进行理解吧。
归纳法:
归纳法(induction),指的是由许多个别事例,从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收集到的既有资料,加以抽丝剥茧地分析,最后得以做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
从操作层面上它包括简单枚举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科学归纳法、穆勒五法、赖特的消除归纳法、逆推理方法和数学归纳法。
同时归纳法也可以从维度上划分成两类:
一类是空间性归纳:在欧洲看到的所有天鹅是白色的,所以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的。
第二类是时间性归纳:过去经验里,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所以,将来太阳会继续从东方升起
有兴趣可以查阅:https://www.jianshu.com/p/d694672ff082这篇文章。
演绎法:
演绎法(deduction),和归纳法相反,是从既有的结果,推论出个别特殊的情形的一种方式.由较大的范围,逐步缩小到所需的特定范围。
演绎法的形式:
1.三段论
三段论,是指由两个简单判断作前提,和一个简单判断作结论组成的推理。三段论中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大前提;二是小前提;三是结论。注意其前提一般应是真实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否则就推不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2.假言推理(涉及逻辑学,不太懂,没系统研究过,大家看下)
假言推理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两种。
3.选言推理(涉及逻辑学,不太懂,没系统研究过,大家看下)
选言推理是以选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两种。
类比法
类比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认知思维与推测的方法,是对未知或不确定的对象与已知的对象进行归类比较,进而对未知或不确定对象提出猜测。如果未知的对象确实与某种已知的对方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则类比法有一定的认知价值,分类学就是有类比法演化而来。
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