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再李笑来老师的带领下更新了好多概念,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1: 如果一个文化里没有存在着某概念,即使那个概念真真正正的存在,人们也感受不到概念的作用。相反,如果文化中存在这个概念,即使这个概念并不一定真实存在,人们也会在这个概念的操作下生活。作者举了“重力。加速度”和“燃素”这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2:自证预言。通俗点书就是“坏事情想什么来什么”。当做一件事情,脑子里有想着某种坏结果时,坏结果往往就会变成真实的。
3:你会碰到和你同频的人。 罗永浩的两个船员朋友,走的同样的航线,却有截然不同的经历
4: 共赢。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人们抱着一种要么你赢,要么我赢的态度待人,其实是可以共赢的。
5:优秀的人往往相对较真诚。如果想变成优秀的人,那么就得遵守他们的游戏规则(真诚待人),然后链接到更多优秀的人,让自己真正变得优秀起来。
这几天心理落差较大,因为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内心的标准。虽然认知层面上再不断的向优秀的人靠近,但行为上还相对滞后,因此产生很大的焦虑感。刚好今天阅读古典老师的书,其中一部分内容可以用来分析我目前的状态。。
人有两种自我,现在的自我和希望的自我,这两者之间会有空洞,人们期待能够填满这个空洞,达到希望的自我。这之间的gap可以称之为“成长的空洞”。成长的空洞让我们感到自己心灵的空洞,这空洞感就变成内心的需要,比如说你想要一套房子,一份高薪的工作,一个完美的家庭,这都是填满空洞的需要,因为你自我的概念里认为这些是你应该有的,而真实的你这些都没有。但是你肯定没有想过要一艘航空母舰,也没有一定要知道人类的起源,因为你的自我概念里没有这些要素,所以这些需求无从谈起。
两个乞丐聊天,一个对另一个说:当皇帝多爽啊,每天早上至少有两个大馒头。这时,另外一个乞丐大声叫嚷到:怎么可能两个馒头就够,至少还要一大碗稀饭。 这两个人虽然在讨论皇帝,但是自我意识还停留在乞丐的层面,也只能产生乞丐的需求。因此,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产生了空洞,空洞产生了需求。当这些空洞长期不能被填满是,人的内心就产生了空虚,焦虑,孤独和失落。王小波说:所有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痛恨。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空洞,填满空洞的过程。我们如何填满这些空洞呢?很多人都会选择用物质来填满,一辈子都在追求虚假的自我游戏。用物质填洞的人的最大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 填入了所有的东西,却发现,那个空洞依然海在,物质也许会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但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来就是两个东西。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目前我恰好处在自己想尽办法填补这个“成长的空洞”过程中,焦虑,孤独,沮丧这些情绪都体会过。学习了元认知能力之后,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分析自己的情绪,慢慢的我会把更多的经历从处理情绪过度到找突破口和寻求解决方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当情绪问题缓解之后,我又发现自己的思考能力不强,这和我做事的专注度,记忆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最近无论是看书还是写文章,我都给自己下任务:一定要复盘看过的东西,写文章的时候手头上不能有其它任何资料,以达到强制性的让自己去思考的效果。
说到做到,先回忆个简单点的:
《非暴力沟通》提到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人们往往在沟通过程中太过多评论,往往给听话者带来一种武断或者内心不能接受的感觉。举个栗子: 妈妈看到儿子房间非常乱。她有两种沟通模式: a:你房间衣服没有整理,太乱了,怎么这么不爱整洁,赶紧收拾下。(这句话中,“房间衣服没有整理”是观察,“怎么这么不爱整洁”是评论,“赶紧收拾下”是请求)。说话人直接跳过了“感受”这一环节,然后直接抛出评论。
b:你房间的衣服没有整理,我觉得这样看起来不太整洁,我喜欢你的房间是整洁舒适的,可以收拾下房间吗?(“房间衣服没有整理”是观察,“这样看起来不太整洁”是感受,“我喜欢你的房间是整洁舒适的”是需求,“可以收拾下房间吗”是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