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颖 语文建设杂志 2024年11月26日 16:09 北京
(本文约4202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孙颖:项雪寒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引发了很多老师的关注。大家认为这节课上得新颖而扎实。不过,也有老师反映这节课有些环节看不明白,期待得到专家们的解惑和引领。下面请各位专家作分析。
王国均(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从教材编排来看,《青山不老》不是一篇需要学生精读的课文。之所以对这篇课文进行精读式的教学,是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探究“篇”这一文章层级之上的多篇体式推敲策略,即“大语境推敲”的可能性。四年级学生在“提问策略”单元已经有了“针对写法进行提问”的经验以及“针对全文进行提问”这一“篇”的层面的学习。这一课如果运用“提问+推敲”的策略链,就会提出诸如“为什么这篇课文没有或者不需要用到某种常用的写作手法”,即“有与无”的推敲;“为什么这个或这些段落写得很详细,而那个或那些段落写得很简单”,即“多与少”的推敲;“为什么这个段落要先写,可以跟后面的这个段落调换一下顺序吗”,即“先与后”的推敲。可见,四年级学生可以达到单篇层级的推敲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五年级学生进行多篇层面的推敲也是可行的。
其次,体现对同一事件的书面写作经历多文体(从“新闻特写”到“记人散文”再到“环保主题课文”)、多编者(从“新闻作者+报纸编辑”到“散文作者兼编者+著作责编”再到课文编者)、多意义(从“对改善经济条件的肯定”到“突出个人奉献的赞叹”再到“环保主题的教育”)、多语体(从“客观事实与数据”到“充满感情地赞颂”再到“比较端庄地叙写”)以及多媒介(从公共报纸、个人散文集到学生课本)演变后所产生的多文本比较阅读。这是一种相当复杂、充满挑战的阅读方式,与第八单元“走近鲁迅”主题单元的阅读方式有着很多一致之处,可视为对第八单元教学要求的铺垫。学生的课堂表现证明,五年级的学生借助强有力的支架与扶放有度的教学,也能较好地掌握这样高要求的群文阅读要领。
最后,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即让学生“像编者那样思考”。这既是一种高品质、综合性的思维活动,又是一项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相关的任务,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编辑的基本素养,在本课教学中渗透的“像编者那样思考”为这一学习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技能基础。
傅惠钧(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这是项雪寒老师推敲策略整体教学研究视角下的一个探索性课例。这堂课探索的侧重点有两个:一是编者视角,一是语境推敲。
先说编者视角。在叶圣陶先生的倡导和实践下,我国的语文教材编写形成了一个传统,即课本编者依据编写宗旨,对入选课文的文本作必要而审慎的修改加工,以使课文更加规范得体,适合教学。既往教材研究主要是搜集课本编者对课文文本修改、加工的原始材料并进行系统整理,旨在观察分析编者修改的目的,以及实践的成败得失。一线教学中,鲜有老师将这样的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应用到学生的语文关键技能教学中去。项老师及其团队探索拓展了新的富有价值的教学路径,值得称许和倡导。
再说语境推敲。文本推敲一般将关注重点放在语言形式本身,这自然没错,但绝不能忽略外部语境的作用。语境推敲也是文本推敲极其重要的方面。语境有言内和言外之分。言内语境,即指上下文;言外语境,包括具体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等。项老师利用编者改动的语例作为推敲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既要注重言内语境,也要注重言外语境。比如,课文中“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一句,编者调整了所处的位置。项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种调整引起的意义变化,这是言辞语境变换导致意义不同的典型例子。要理解这种调整的必要性,仅从文本内部是难以得出结论的,所以项老师把学生的思路引向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引导其分析社会背景的变化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和制约。
钟晨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早期媒介素养主要是指文本识读能力。随着媒介不断丰富,以及媒介在社会生活及个体成长中重要性的提升,媒介素养更多聚焦于媒介的收集与选择、解读与批判、创新与应用的能力。从《青山不老》推敲学习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看,多文本的语境推敲在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达到了以下效果:1.了解媒介类型与叙事方式(从新闻稿到散文,再到课文)。2.认识不同媒介的语言特点和成规(如新闻稿的“眉题”“主标题”等)。3.思辨媒介再现:通过推敲辨识文本的删、改、补在谋篇布局、文章立意方面的得失;通过重现1983年山西省神池县的生活场景、回顾2006年至2008年国家的重大事件,辨识媒介与社会真实的关系。4.理解媒介发展轨迹所隐含的价值:从“对改善经济条件的肯定”到“突出个人奉献的赞叹”再到“环保主题的教育”。
项老师的课例让我们感受到了语篇、语境的推敲需要有更为广阔的背景知识和深厚的媒介素养的支撑。教师媒介素养越强,对学生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就越大。展示课中五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支持及同学间的交互学习,能结合语境对字、词、句、段的删改之处进行推敲,分析得有理有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学生还是相对被动的媒介接受者与阅读者。在语境推敲“扶放有度”的起始阶段,这样的情形是可以理解的。面对日益发达的媒体,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主动选择优质媒介、主动提问质疑、主动理解推敲的意识与能力,进而成长为“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
倪燕(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项雪寒老师的这节课,学习目标指向推敲阅读策略的培养,而“向编者学推敲”的学习活动,其价值不仅在于使推敲策略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也意味着赋予学生“编者”视野,学生可以进入“编者”身份的情境,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进行推敲,并习得相应推敲(修改)的技能。
首先,“读者意识”是一个好的写作者必须具备的意识。因为读者对象不同、读者需求不同,会导致文本风格、语言甚至主题的变化。项老师的这节课,借助从新闻稿到两篇散文的变化这一教学支架,让学生从编者视角去解释编者考虑到读者需求、读者身份的特殊性而对原稿进行修改的理由。在教学中,学生理解并还原了读者面对新闻稿要快捷、全面地获取信息的场景,理解了由此新闻稿在标题中将重点信息通过“眉题”“主标题”“提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关注了信息呈现的客观性以及情感抒发要相对内敛等。而到散文《无尽的敬仰》时,其是注重个性化表达的文体,作者更多的是通过其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思考。无论这些思考和感悟如何深刻,教材编者必须考虑读者身份的特殊性和单元编写需要而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通过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重走编者面对不同读者时的“心路历程”,学生体验、琢磨了“高手”对文本的修改示范,如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将读者意识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语境推敲教学对于提升学生既有互动修改的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互动修改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学生互相修改时往往只关注不重要的细节,如错别字、标点符号、词语的优化等,缺乏对更高层次修改维度的关注,如选取事例是否能围绕主题进行阐述,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开头和结尾是否能有更精彩的表达以围绕主题并吸引眼球等。我相信项老师的这节课对这些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方向(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我从普通教学论的角度来谈几点看法。
1.项老师设置的“向编者学推敲”情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三篇文章的关联和差异,明晰了不同文体的异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引导其深入思考文章蕴含的表达意义,理解为何同一事件在写作中会有不同的写作主题和文体表达。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学习科学中的“情境学习”理论是相契合的,即通过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课例呈现了明显的知识建构与学习迁移过程。首先,学生通过阅读三篇不同文体的文本,对同一事件进行了多角度的接触和理解,为学生构建读写知识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多元的视角。同时,项老师运用“提问+推敲”的策略链引导学生学会以后遇到相同问题时也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思考和解决,充分体现了学习科学中知识的动态性和“为迁移而教”的现代教学理念。
3.美国认知科学家季清华认为,交互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交互学习中,学生经历了指导建构(听取教师的讲解),自我建构(整合组间或组员意见完成学习单),以及序列建构和协同建构(合作成员依次发表意见或协同发表意见)。交互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使他们在情感上与文本、教师、同伴产生共鸣,加深对环保主题的理解和认同,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孙颖:感谢各位专家分别从阅读策略、教材研究、媒介素养、写作教学、普通教学论的视角对项老师的这节课进行点评,相信这对老师们更好地理解这节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想从一线教师的视角来谈几点感受和想法。
一是基于学生发展需要进行探索的重要性。项老师的这节课打破了课标与教材既有的设定,所以给现场很多老师带来了“困扰”,这种“困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师们认为对标课标要求和教材设置来进行教学设计是第一位的。毫无疑问,这是正确的。但是,在有充分的理论支持和学情依据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的“超纲”教学也是需要被接纳的。否则,教学创新之花便有可能被扼杀。
经过各位专家从多个理论视角对这节课的价值和意义的阐释,以及课堂上学生学习动机的充分调动和学习的真实获得,可以说这节课为我们展示了六年级语文教学新的可能性,也坚定了一线优秀教师与专家进行合作探究的信心。对于优秀教师而言,走出教学的“舒适区”很难,但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创新和突破,也能帮助教师走出“瓶颈期”和“职业倦怠期”,再次享受教学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二是一线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教学创新,一方面需要与专家合作,基于理论研究开展创新实践;另一方面,基于新的理论学习、研究而自发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是有意义的。在深研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本土的、中国化的教育实践去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是更有生命力的。教师的教学视野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边界,学生的学习潜力需要我们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不断明晰可能的空间。
最后,感谢项老师和她的研究团队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所作的积极探索,感谢各位专家参与的多学科视角下的课例研讨。
(孙颖: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4年9月(下半月)]
(微信编辑:寇嘉;校对:时玲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