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之观点第5期|末伏:秋老虎要来了!

缺月低檐鸡一唱,露华秋色满芭蕉。

——张耒《末伏日五更小凉》


简介

末伏,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这时段,共10天。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习俗

农村俗语凝聚着老祖宗的智慧,二十四节气中也不例外。“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是三伏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可为什么要在三伏的时候吃大饼和鸡蛋呢?这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事实上,因为三伏天气温最高,平常农民们也非常辛苦,所以在三伏这一天,将面饼用油摊熟,对苦夏的人消瘦的身体很有帮助。同时,歇伏后的母鸡也开始下蛋,而鸡蛋属于高蛋白的营养,同样可以迅速补充回流失的养分。

诚然,我国地域广阔,风俗习惯各有不同,比如善于养生的南方人就讲究“头伏鸡二伏狗三伏吃甲鱼”,从生活习俗来看,南北方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除了美食上的习俗外,民间中还有一个俗语“头伏龙洗,二伏人洗,末伏鬼洗。”其实主要意思是,三伏过后的洗澡要注意时间和水温,因为末伏之后,温度和阴阳已经发生了变化,倘若再去河里洗澡,难免会受阴凉寒气所伤,患上风寒等症。

注意

防暑热

末伏时虽然早晚已经很凉爽,但中午还是要注意暑热问题。此时,应该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的疲劳,提高身体自身对于高温的耐受能力。

重清补

末伏清补,要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注身体

秋老虎是一个很关键的时间。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所以,要注意养护脾胃,可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帮助身体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除了脾胃疾病之外,这种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致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根据数据显示,在“秋老虎”这种天气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尤其是目前正处于新冠疫情的反复期,大家一定要注意卫生安全的防范。

莫贪寒

进入末伏时,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健康。喜欢运动的人需要注意的是,末秋后进入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夏末秋初,是万物收获的季节,敬仙颂愿您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都能有所收获,安好如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