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是与高尚的人在促膝谈心,我深以为然。
读《平凡的世界》时,我看着孙少平在工地做揽工汉时,与自己命运抗争,那种经受苦难的顽强斗志,震撼了我。我仿佛站在了他的面前,看着他一天天挣那碎银几两,却乐在其中的达观心态。
读《杨绛传》时,我看着杨绛与钱钟书夫妻恩爱,两人热爱读书的境界,启迪了我。我好像靠近杨绛的身居之处,也站在他们的身边,看着他们一天天的在人间烟火里且优雅过一生。
然而,读《百年孤独》时,我看着马孔多的百年沧桑,人情冷暖,却迷茫了我。我如同一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每读一页,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不知道我在马孔多的什么地方,也不认识马孔多的那么多的男人女人,还有那里的风土人情。特别是眼里晃动的是野蛮与文明,战争与亲情。就好似我走到了一个荒凉的岛上,时不时有人,却对我视而不见。这里的人,纷扰熙攘,三餐四季,在轮回里有喜怒哀乐。
其实,孤独,我却怎么也感受不到。更多的是对那个地方的人,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真实存在。我很惊叹作者富有想象力的构想,更惊讶他那描述表达的大手笔。我读书不多,但读这本书,比啃《红楼梦》都艰难无比。
有人说:如果一生只看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如果书架上只放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我说:如果读书不多,那就不要先拜读《百年孤独》,因为第一次只能读到百年,却读不到孤独。
孤独,很抽象,尤其是作品中,不能太过于直白的表现,这恰恰是《百年孤独》这本书的奇特之处。虽说我读的有点迷离之感,但我还是很认真地阅读,很用心地体会马孔多人生活的不易,对战争的迫不得已,还有亲情间彼此孤独地终老。
我知道,当我读完这本书,我会时不时地想起书中与众不同的孤独。当然,我也会笑着告诉自己,孤独不是落寞,孤独是一种心境,需要一生去修炼。
这本书,从马孔多没有死过人开始,逐渐走过百年,经历过出生,生存,传宗接代,形成有一个大家族,当然也经历过战争,家人的分崩离析。当真有人死去,再不接受这个事实,最终都会有人老去,成为活着人的记忆。
艰难地解读着书中的孤独,突然我对自己的孤独有了重新的认知。不管身在何处,当不和周遭的人有沟通,有交流的时候,默默无语,无话可说,开始可能会很不适应,更不可能习惯于一个人独处。可是,当把心放在无人在意的地方,放久了,突然会在很自然的习惯使然中,仿佛得到了释怀,或者说得到了修炼,学会了独处,更懂得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孤独百年,成为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读着百年的孤独,能找到独处的心境,为看似晦涩难懂的读书而深感庆幸。
原来,孤独也是如此厚重,值得慢慢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