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重任在肩、大有可为,组织部门要善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好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方程式,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加”强储备,精准识别,在“选”上下功夫。年轻思想超前,耐不住寂寞,稳不住性子,容易心浮气躁。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通过向实践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坚持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掌握更多“接地气”的工作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组织部门要定期分层对年轻干部政治表现开展“联合会诊”,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深入了解年轻干部“8小时之外”情况,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发现、储备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对干部进行精准画像、精准识别。
“减”掉包袱,精细培养,在“育”上下功夫。年轻干部经验不丰富,在处理工作和解决问题时,会换来“领导不满意”“群众不认可”等结果,这时就需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甩掉思想包袱,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组织部门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解决问题,要注重精细培养,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加强在“育”上下功夫,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基层一线作为最好的实践课堂,只有在工作中“啃硬骨头”,做“热锅上的蚂蚁”,接“烫手山芋”,才能在急难险重中激发潜能,练就真功夫、硬本领。
“乘”势而上,精心呵护,在“管”上下功夫。年轻干部容易适应新事物,进入新角色较快,但缺乏磨练和社会实践经验,看问题、办事情容易脱离实际。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分监督,九分管理。组织部门要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实行与领导干部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相贯通的考核机制,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利用平时考核、日常考察、年终考核等时机走近年轻干部,面对面、零距离开展谈心谈话、交流思想,全面掌握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及时指导和帮助,逐步锻造更加全面、更加精细、更加长效的年轻干部“管理链”。
“除”去杂念,精确画像,在“用”上下功夫。年轻干部社交广、圈子多,守住交往关,不是私人小事,而是事关党风、政风的大事,要自觉做到心中要有所畏,言中要有所戒,行中要有所止。组织部门要加强教育、监督、警示、管理“四道防线”,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发现年轻干部身上的“虫眼”“病洞”,定期杀虫防蛀、咬耳扯袖,紧盯年轻干部“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引导年轻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警钟长鸣,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通讯员:马玉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