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感想颇多,看书过程划线无数,现在便来释放我心中所感所悟。
正如大多数人所知道的那般,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讲的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因为书中的主角斯特里克兰人到中年了,还抛妻弃子,放弃优渥的生活非得去追求所谓的艺术理想。相信很多人就算有这个想法,恐怕连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吧,更何况要将它付诸实践,但很庆幸斯特里克兰和高更都是个厚脸皮的人。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作者几乎给书中每一个较为重要的人物都赋予了矛盾的性格,如极具个性,惹人讨厌又招人喜欢,粗鲁与高雅并存的斯特里克兰;能一眼看出别人画作的的高明之处却意识不到自己的作品是多么的古板和老派,有着细腻的感情举止却很粗鲁的斯特罗夫;想要靠近文艺界人士,却对自己丈夫想要去画画的想法感到荒谬,有着优秀的经商头脑却以自食其力为耻的艾美;看起来温柔贤淑与斯特罗夫如胶似漆转眼便爱上了他人的布兰琪。
我尚未明白人性是多么错综复杂。现在我清楚地认识到,卑鄙和高尚、凶恶和仁慈、憎恨和爱恋是能够并存于同一颗人类的心灵的。
人性是多么的悖谬,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矛盾的主体,而毛姆不过借由这本书将人性放大了而已。我们常常不会将自己的矛盾表现得很明显,因为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的自我总是害怕被别人知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带着面具生活,你假装热爱现在的生活,对身边的每个人报之以笑脸,不去理睬不去倾听心灵深处的想法,那么久而久之,你会因为你戴的面具太过完美,而也就真的变成你所假扮的那个人。
书中的斯特里克兰是活在别人的回忆当中的,在“我”的回忆中,在医生的回忆中,在岛上人民的回忆中,他至始至终都没有登场,全都借由“我”来转述他的言行,而“我”并没有为他抛妻弃子追求理想寻找一个完美的借口,例如从小便热爱创作却因种种困难不得不放弃,这就造成了我们很难理解斯特里克兰内心的转变,甚至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但“我”却认为斯特里克兰和亚伯拉罕医生不过是找到了自己皈依的方式而已。
皈依有许多种形式,它的实现方式也有很多种。有些人需要外来的催化因素,宛如巨石被奔腾的激流冲成碎块;但有些人的皈依来得很慢,就好像经年累月的水珠滴穿了坚硬的石头。
个人认为亚伯拉罕的皈依属于前者,而斯特里克兰的皈依则属于后者,它没有催化因素,也许有,但作者没有写,所以我觉得那只是斯特里克兰内心的水到渠成。
世俗人都觉得他们两个不过是在糟蹋自己,为什么追求理想就一定要放弃优渥舒适的生活呢,何况在当时的人看来斯特里克兰那拙劣的不被认可的画技,就连追求理想都谈不上吧。毕竟当你在某些方面展示了天赋之后,别人才会认为你是在为艺术而献身,而所谓的艺术家通常都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否则你只会让别人觉得这人真是痴心妄想,也不看看自己是牛是马。
可是,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生活在自己觉得舒服的环境里,难道就是糟蹋自己吗?世人都认为你该和美丽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如果你放弃了年入上万英镑的高收入和好听的名声,那你这个人可以说是很蠢了。外人总是会拿世俗的标准来要求你、看待你,但是这些难道不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吗?
李继宏说,月亮象征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而六便士这种小面额的硬币代表着世俗的鸡虫得失与蝇头小利。而我认为,月亮代表着难以到达的理想和内心深处的渴望,六便士则象征着金钱、名誉、和舒适的生活。月亮与六便士就像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它们之间理应如何取舍,关键在于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