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国际城售楼部的办公室外有一个差不多篮球场大小的阳台,对着小车河,国际城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河景一览眼底,平台上摆了一张乒乓球桌,但是基本没人打,放了几张靠椅,还有一张玻璃桌。桌子上烟灰缸无时不充斥着烟头,这也成为我们工作时间经常偷懒磨洋工的最佳场所,下午3、4点的时侯,瘾君子们站在这个平台上,抽抽烟,扯扯谈,也算是在无聊的工作中难得的轻松的时刻。
我、杨兴灵、杨秀兵是这里的常客。我们都是85年出生,属相一样。我是湖南怀化人,靠近贵州黔东南,杨秀兵正儿八经的黔东南人,杨兴灵则是他的老乡,也是黔东南人,从地理位置上,我们三个出生地差不多,加上家庭背景相似,都是农村娃儿,所以我们三个聊得挺来。今天抽烟的时候,不知是谁感叹了一句,马上35了,35是人生的一个坎唉,说完,对着小车河吐了一口烟。阳台上风很大,这口烟和这声长叹转瞬即散,但35岁的话题却引起了我的思绪。
对于男人来说,三十五岁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堪比泰山压顶的年龄,尤其是我们这种没有任何背景,走出农村,到城市打拼的人。经历差不多十年左右的跌跌撞撞,在单位里面,说的好听点,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说的不好听点,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者,虽然不用和隔壁工地上搬砖挑砂浆的工人那样每日劳累,不如楼下保安小哥们的枯燥无味,不如快递小哥那样日晒雨淋,但都是为了换取生存的资本,违心的桎梏在一个特点的场所,做着日复一日让人厌倦的工作。杨秀兵是战略发展部经理,杨兴灵则是综合部经理,而我,有点尴尬,没有正儿八经的称呼,但职位却比他们高,工资也比他们多那么一点,算是集团公司去年特设的一个岗位,叫党群专员领导岗,类似于巡视员、调研员这样的岗位,但又没有明确的部门职责。其他单位大部分把这个岗位与党群部部长兼任起来,只是享受比部门负责人高一点点的待遇。在贵阳这座三线城市,40万的年薪收入,似乎也还过得去,部门负责人是30万,起码我真要跳槽,搜遍了各种招聘网站,还真找不到比目前待遇更高的专职搞党群工作的岗位了,这也许是央企的一个特色吧。他俩虽说出生贵州农村,也都是名校毕业,在省城安了家,有房有车,有妻有娃。而我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屌丝一个。说到底,还是自己想法太偏激。老婆有,儿子也有,房子也有,但随着去年的离婚,我又回到了十年前。还有个不一样的地方,我父母双亡,而他们父母尚在。我现在可真是彻彻底底的孤家寡人一个啊!
三十五岁,人生基本上已经走完了一半,下半辈子到底怎么过呢?每当思考这个话题,必然的让我的想法尤其深刻。按照传统的观念,跟他们两个一样,肯定是挣钱养家,肯定是孝顺老人,抚养孩子,然后夫妻两个慢慢老去,过着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沿着既定的轨迹。压根就没有打算再婚再育的我,似乎走这样的路显得不是那么必要。没有家庭的牵绊,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我彻彻底底体会到孤独的滋味。前天,听了一本书,叫孤独六讲,里面的观念和想法和我的灵魂莫不吻合。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是人生的本质。我看过很多关于孤独题材的书和电影,比如活着、瓦尔登湖、荒野生存、海上钢琴师等等,莫不把孤独这个词演绎的淋漓尽致。孤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尤其是把精神需求、精神层次看的比格式化的、单调无味的传统人生更重要的人来说,孤独是自己灵魂得以安放的最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