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和特长是两回事。兴趣是自己很想做一件事,而特长是能够把一件事儿、或者一种类型的事儿做得很好。
找兴趣,还是找特长?
还是那个法则,生存第一。先把能让自己活下来的那个发展起来。
很多人在兴趣和特长之间做选择,会是这种心态:我选择兴趣,虽然不擅长,但我有热情,行不行?
除非这种热情足以把不擅长的事情,变成擅长,从擅长变成优势和竞争力,才有可能,否则会活的很惨。
金融大鳄索罗斯,喜欢哲学,他一辈子都想作为哲学家被人们记住。但实际上这不是他的所长,即便他当时的导师波普尔是哲学大师,有了这种有利条件,还是不行,因为他不擅长做学术。大学毕业的时候,索罗斯发现自己的成绩并不突出,他没放弃。他写了一本书《意识的负担》,写了很长时间都没写完,他还是没有放弃。多年之后,他完成了几章,给朋友看。结果那个人说,我根本看不懂,不是我智力有问题,而是你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索罗斯还没放弃,又过了几年他终于把这本书写完了,寄给波普尔看,波普尔看了之后很失望,所以即便完成了还是没出版。大学时代,索罗斯生活很拮据,一个人从匈牙利跑到伦敦,举目无亲,伦敦漂,所以,必须赚钱,否则活不下去。大学没毕业就赶紧找事做,毕业之后马上进入金融行业。事实证明,他的金融才能近乎无人能敌。但他没放弃自己的兴趣,他的哲学确实也有助于他称为金融大鳄,但是作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可能顶多算是三流的。索罗斯很聪明,暂时把兴趣放下,谋生中找到自己的专长,专长让他越过越好,后来能够反哺兴趣。索罗斯后来的几本书都除了,金融大鳄的书,当然很有影响力,思想确实精彩。但金融才是他的专长,哲学只能作为兴趣,一辈子都是这样。
爱因斯坦在大学的时候,对数学和物理学同样都很感兴趣,他选择了物理学。为什么,因为数学在他看起来分支太多容易迷失,而他感觉对物理更有洞察力,说白了就是更有把握,更擅长,所以他研读许多物理学大师的著作。他很想在大学里教书做研究,但是老师不要他。他还想继续物理学的探索,只能搞辅导班,搞个讨论小组。那时候,爱因斯坦强烈的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所以,一旦一个朋友给他找了个专利局的工作,他马上就去上班了。1902年6月到1909年7月,他做了7年的专利局小职员。业余时间搞物理。当然爱因斯坦成了,在自己的兴趣方向上成了。但是这其中也是生存法则,先活下来,稳定下来,才能发展自己的兴趣,这7年的时间他已经把兴趣变成了专长,甚至变成了优势,而且产生了伟大的作品。
一味向着兴趣冲,很晚之后才发现自己不擅长的人,就要经受大的挫折了。
弗里茨·普雷格尔,奥地利人,1869年出生于原南斯拉夫的拉巴克。小时候的他对学习兴趣不大。他着迷的是体育运动。他的理想是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体育健将。所以他常常是身在教室,心在操场。15岁那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体育学院专攻体育。
1887年,普雷格尔从体育学院毕业后,抱着一心想成为创纪录的体育明星的愿望,接连两次参加了奥地利的全国运动会。但结果令他失望,不仅没有创纪录,而且连名次也没拿到。这重重地打击了他。自此他苦闷惆怅,不知自己路在哪里。
好在普雷格尔没有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死磕、也没有死撑,不然就真的磕死、撑死了。优势是比较出来的,或许普雷格尔在小学、在中学的时候确实很擅长体育,周围的同学都不是他的对手,自己也喜欢,但是更擅长的人比他好太多,比赛没成绩,这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自己的兴趣变成职业。
但凭着做运动员的顽强意志,普雷格尔并没有被失败打倒,及时地调整人生坐标,一切从头开始,另辟新路。选择了化学作为他人生新的起点。
经过一年奋力学习,他考入了格拉茨大学,为了把基础打得扎实一点,普雷格尔又特意比别的同学多学习了一年,他发奋努力,决心要在化学的竞技场上创造辉煌。艰苦的劳动迎来了收获,普雷格尔以探索胆酸为课题的毕业论文博得了学校师生们的好评,并引起了化学界对这名倔强的年轻人的关注。
1904年他又去德国留学。在那里,他通宵达旦地埋头工作,终于出色地完成了当时被认为是最难的渗透分析人体尿液所含蛋白质成分的分析工作。1912年,他研究的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定量分析法诞生了。这一发现为化学分析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填补了一大空白。为表彰普雷格尔的这一贡献,192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他诺贝尔化学奖。
在作家里面。阿西莫夫的写作兴趣后来变成特长,但他用写作谋生,是接近四十岁的事情了。写《三体》的刘慈欣,还有欧洲的大作家特罗洛普,一直是业余时间从事创作,写作是他们的兴趣也是特长,但是没有作为一种职业,而是当成了事业——全部的业余时间做这个,日常生活包括职业都成了素材。所以,在兴趣、特长和职业,这三个方面,都要跟自己的生活处境联系起来。
结论就是,你不一定完全放下兴趣,但必须发挥特长;先活下来,再想办法活得更好,以至于可以把特长变得更长,以至于可以支撑你的兴趣。
我是核聚,个人订阅号“核聚”(hejup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