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文】及【作业要求】
李克富‖有种“社会化不足”叫“没有长大”作业:(3)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的不好后果但并未被人发现时感到难过或后悔;
(4)别人做了对他不利或有损的事,能够原谅而不指责别人,也不告状;
(5)对朋友或同伴的福利表示关心,或者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与快乐,如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针对以上三条,您在咨询室内会如何提问?一定要做到口语化、生活化,即确保说的是人话!
【作答】
对于老师今天提出的问题,我不能回答。首先,我不可能出现在咨询室内,就算是我在咨询室内,那也还要确定,这些问题是否都是求助者想要“求助”的问题。所以,我决定继续阅读理解并体验《心理治疗基础》有关“过度保护”的理论知识。
【阅读理解】“过度保护”理论
一:过分保护的表现:
(一)包办代替:指父母完全替代孩子做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技巧,反而培养孩子的依赖心理。
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比条件反射更基本,因为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动物也有这种学习行为。可是,很多人忽视了这种学习的重要性。
幼童相当部分行为中的错误通常只是达不到目标,却并无危害。如果不加限制,也不包办代替,幼童将继续实践,通过尝试与错误,使行为日臻有效。如果加以限制或制止,尤其是给予惩罚,幼童将不再尝试,这就阻碍了适应性行为的发展。
(二)过分控制:指父母对子女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完全的(“全天候”的)控制。孩子的活动被限制在卧室和起居室内,或限于母亲的身边,充其量不超过母亲视力之所及。孩子想到户外游戏或到邻居家找同龄人玩耍,总是不被允许。这样,来自家庭以外的一切影响都被切断。
二:过分保护的不利影响
1、独立生活能力差
2、社会化不足:这就童年而言,到了青年期则表现为社交无能,缺乏社交动机,过分害羞,见了生人无话可说,不知所措。
社会化的标准你有几条达标
许又新
我们把孩子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称为“社会化”。
也就是说,一个人刚出生时可以说是“动物人”,
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才慢慢从“动物人”变成“社会人”。
美国精神病学会给儿童制定的“社会化”诊断标准很有参考价值:
(1)至少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
(2)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3)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但未被人发现的时候,能够主动认错。
(4)别人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时,能够原谅别人,不指责也不告状。
(5)对朋友或同伴的福利表示关心,或者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如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一般来说,在上述五条标准中,
6岁以下儿童应至少符合一条;
7~12岁的孩子应至少符合两条;
13~18岁的孩子至少应符合三条。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达不到上述要求,
就可以认为是社会化不足。
社会化不足,
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孤家寡人”,
不善于与人交往。
这个标准不仅对未成年人适用,也同样适用于成年人。
对成年人,我们可以把这个标准定得严格一些来使用:
(1)至少有一个知心朋友。
(2)乐于助人(不是领导的指令和分摊义务),并为此感到快乐。
(3)有错就改。
(4)宽容。哪怕是别人做了多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也要想到别人有不得已之处。
(5)与别人共享快乐,分担痛苦。
以上每一条标准算20分,五条满分是100分。我们可以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社会化程度。
坦白地讲,我本人也是勉强及格。假如我们五条总分不到60分,即不及格,那么就要反思自己,在社交兴趣、社交动力、社交技巧等方面有待提高,这也是精神健康的核心内容。大家要认识到,很多精神卫生问题都与社会化不足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很高,就 可以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许又新
3、性心理不成熟:对父母过分依赖,使感情完全固定在父母身上,除了父母以外,对谁都爱不起来。
4、自我为中心:不理解不体贴别人的心情,从来也不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童年的自我中心很可能成为成年后不健康而又很难改变的性格之核心部分。
5、不负责任的行为:过分控制使孩子经常有不自由和受压抑的体验,有时爆发为不合理的冲动行为。如:逃学、骂街、斗殴、偷窃、破坏公物等。这种行为对于行为人来说是一种解脱,行为本身伴有一种冲破约束的快感。这样一来,每次不良行为都会被快感强化,所以,容易成为习惯。过分保护伤害了孩子的独立和自由,使孩子心情不舒畅。但孩子,并不知道他的不愉快从何而来,只能体验到发泄因为给他们带来的快感。事后孩子知道,他的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不对,但时隔不久,老毛病还是重犯。孩子本人想改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家长、老师往往也分析不出根源何在。但是,如果让孩子离开父母一段时间,例如到夏令营去生活几个星期,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得到发挥,自由不受限制,好奇心和创造性受到鼓舞,不负责任的行为也就减少,甚至消失了。
家长和老师往往侧重于跟孩子讲道理。其实,孩子何尝不懂骂人、打人等行为不对,关键在于,如果循规蹈矩意味着按父母的指令和禁令行动,意味着不自由和心情不愉快的体验,而任何一种形式的“胡作非为”都意味着冲破约束,意味这个人意志的解放,这种“胡作非为”当然会给孩子带来快感。这就是孩子反常行为奥秘之所在。
6、两阶性依赖:过分保护造成孩子对父母强烈的依赖情感。生活细节全需父母代劳,精神上也就谈不上独立。过分保护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自主性,这就同时也造成了孩子的不愉快和对父母的不满,不过,这种不满通常是受着压抑的,孩子本人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到。到了少年时代,冲突逐渐尖锐化。在有些人,两阶性依赖已经成了性格的核心部分,这就为神经症心理冲突提供了发展的优质土壤。
三:过分保护的根源
一般来讲,过分保护主要来自母亲,父亲是胁从者。施行过分保护的母亲,大多是本人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人,因此可以说她们多少有几分病态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只不过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代偿。这种母亲有被爱的渴求,而她们对丈夫之主动的爱却又不足,因此,将被爱的需要转向孩子。她们渴望从孩子那里得到爱,似乎只有孩子对他们的忠诚、驯服和一刻也不离开,才能止住她们感情上的饥渴。有些母亲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她们把本人的不安全感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时刻位孩子的安全焦虑,这当然也容易导致过分保护。有的母亲有强烈的占有欲,除了占有,她们几乎没有其他形式的满足,而如果名利、权势等的占有似乎没有什么希望了,她们也只好把占有的对象转移到孩子身上。
由于施行过分保护的母亲毫无自知之明,也听不进别人的忠告,所以,过分保护大多得不到矫正。通常孩子发生了明显的情绪、行为或品行障碍,或者,母子矛盾尖锐化,这时才求助于心理咨询专家或其他专家。问题首先在子女身上暴露出来,根子却在父母。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就是已婚妇女和准备做母亲的人事先接受培训和心理咨询。
需要层次理论: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具体来说是以下方面。
(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更高需求
自我超越的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一个模棱两可的论点。通常被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中。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探讨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需求理论解析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5.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关于老师讲到的社会化的“方圆理论”,图示如下:
【体验】“过分保护”理论
经过以上部分对“过度保护”理论的阅读和理解,我更能客观的评价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爱恨情仇”了。
突然不知该从何说起了,不如就从许又新教授讲的三部分,分而说之吧。
一、妈妈对我“过度保护”的表现
童年时期,姥姥对我生活上的包办代替
记忆中,我的童年时期,基本上“姥姥”在照顾我的生活起居,甘愿为我做一切,对我没有任何要求,当时看来我似乎比有些孩子幸福多了,可是,应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被剥夺了实践的机会,但在我长大一点点的时候,妈妈和姥姥在某一天,突然架空了我,她们觉得我应该一夜之间,学会我应该也必须会做的,别人家孩子早已会做的一切生活技能。可是,无知的我,一脸懵逼,她们也没有交过我啊,那不都是她们做的吗!她们谁也从来没有对我说过啊,难道让我自学成才,可是,我只是个被惯坏的孩子而已啊。
学龄时期,妈妈对我的过分控制
因为我上小学了,妈妈觉得“七岁看老”,所以,开始疯狂的管制我,害怕我以后会“胡作非为”。可是现在的我想问问妈妈:你不知道“三岁看大”嘛!那个时候,您干嘛去了!所以您那时对我的一切要求,无时无刻不在约束控制着我。您说的最多的话是:不许淘气,不许闹,不许跑,不许跳,坐着要老实不动……可是我真的一样都做不到!
真是害怕什么来什么。记得上小学时,我经常会和同学打架,也经常被老师体罚,也经常被妈妈“虐打”,在成了众人眼里的坏孩子,小伙伴的妈妈都会嘱咐他们不要和我玩……当时也不觉得有多难过,因为我有的是本事到处呼朋唤友,虽然换来的都是“男孩子”。
那时的我,弹玻璃球弹的超级好,家里的铁盒子里装满了我的“战果”,我“打宝”的水平也是一流,我只用了几个“老本”就赢了满满的一抽屉,曾经还把一个男孩子给赢哭了,觉得于心不忍,就将赢来的“宝”还给了他。那时的我有时还会被别人拿“玻璃球或者宝”做报酬,雇佣为“打手”,替他们“报仇雪恨”,不过也有被人家追的满街乱窜的时候。总而言之,没有妈妈在身边唠叨“这不能,那不能的”话,我的生活还是多姿多彩的。可是我妈妈也明显感觉到了我在挑战她的极限,也可能是有叔叔阿姨向她告了恶状。某一天,妈妈狠狠的打了我一顿,还警告我要是再出去“胡作非为”就打死我!那天我眼睁睁的看着妈妈把我赢来的“宝”填进了烧的红彤彤的炉坑里。我的那个心疼啊,没法说了。我恶狠狠的用眼瞪着妈妈,妈妈也恶狠狠的说:你再瞪我试试,再瞪我把你的眼给扣出来,我妈啊,总是那么“语出惊人”!现在想想,那只能起反作用啊,因为,我就是个“倔种”,以后,我在外面“胡作非为”,在家里一声不吭,机智如我,有木有!后来的后来,我长大了,觉得可以和妈妈坦白过往做的坏事时,妈妈听的目瞪口呆!我告诉她:我偷了哪个邻居家的钱,偷了哪个同学包的书以及是如何拿好吃的贿赂小组长免查我的作业……妈妈禁止我做的事情,我一样没拉的都做了,现在看来也并无大的危害。妈妈听完过后,说了一句话:“谢天谢地,你没走上不归路,哎,树大自直啊”!哎呀我的妈啊,这觉悟好啊,可是后来的后来您也还是没有做到啊!
二、过分保护的不利影响
在妈妈的“过度保护”下,我一天一天长大了,但是仍然没有长成妈妈期待的样子。她经常会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我知道人家好,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现在想想我那个时候正值“青春期”,妈妈对我的每一句评价,都深深烙在我的心上,慢慢的,我不知不觉的开始“听妈妈的话……”妈妈也很开心,觉得我懂事了,可是到现在我也没搞清楚,那到底是怎么了,那时很敏感,自尊心很强,情窦初开,也变得爱学习了,也变得文静了,用来形容好女孩的词都可以用来形容我!那些溢美之词美的让我忘乎所以了,也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模样……
到了青年期,我变的更加安静,以至于见了陌生人感到无话可说,甚至连对方的眼睛都不敢看,我害羞,怕说太多会留给别人不好的印象,我根本无法正常的进行社会交往。
曾经一度,会认为世界上的男人都不值得信任,尽管在那之前,我没有谈过任何恋爱。而且还和同学说:以后我一辈子都不会结婚。这也是性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吧对谁也爱不起来。(以至于,后来我在校内网上更新婚纱照时引来同学一句令人咂舌的评论:“张凯丽,你不是说过,一辈子都不结婚的嘛!”我看的我一脸懵逼,我什么时候说的?)
后来的后来,结婚以后的生活是鸡飞狗跳。当我听到别人说我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时,我心里还有一丝“俏皮”之意,觉得自己是“童心未泯”,可是当他们说我经常“自以为是”时,我就不淡定了。what?心想:他们不理解我的苦就算了,怎么能如此的误解我呢!我准备好了十万个理由想要去为自己辩解,可是我不敢,因为一时间我还不能在别人面前袒露那个真实自己。我害怕……不过等我管住嘴后,我又听到了他们后来说的话,最根本的意思说我是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就是这几个字,让我跳出了“自以为是”的坑,真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太久太久了,我真的不知道,别人有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想法和我不一样,我不能总是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哎,我能说这是妈妈的“过度保护”给我挖的坑吗?谢谢妈妈给我出的“难题”,我总算闯关成功啦!耶✌!此处是不是应该有掌声啊!
回想我和妈妈的关系,也真的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我对妈妈也存在着强烈的依赖感,分不清界限。面临人生选择,总是依赖她的意见,亲手把自己的“小梦想”扼杀在萌芽之中,反过来,再不停的抱怨是妈妈干涉我的选择……我确实有点无理取闹了啊!
三、妈妈的过度保护是根源的,不完全是她的错。
自我记事起,爸爸就是在遥远的外地工作,每年只有很短的探亲假。妈妈在当地的供销社上班挣钱,姥姥帮她照顾着我们姐妹三个。姥姥发脾气时经常会对我妈妈说:“你挑花的,捡绿的,挑了这么个不会放屁的(指不善言谈的我爸),一年到头不在家。你在外面当男人,我在家里当女人,我跟着她你爸都没出这么大力!”
妈妈是个很要强的女人,家里家外,都想做的完美,可是,我们的家境真的不好,至少,家里连个可依靠的男人都没有!在家属院里,我们姐妹三个经常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可想而知,妈妈在那个年代那种情况下,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呢!现在想来:那时的妈妈是有很强烈的被爱的渴望的!所以她才无意识的将爱的需要转向了我,她渴望从我这里得到爱,想让我对她忠诚,也想驯服我,让我离不开她,这样来止住她感情上的饥渴。写到我又流泪了,因为我现在正体验着妈妈过去的生活,我的老公身居异地,我的基本需要我很难被满足,于是乎,我也能理解我为什么那么那么“爱”我的孩子了……此处省略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