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 | 人格心理学之概述及结构

本文是根据课件自整理的考研应用心理学知识框架梳理,用于考前整合复习,有同行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呀~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由许多成分构成,其中主要的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等。

2、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vs共同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等先天和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这就构成了人格的独特性。

但是,在同一时代、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也会形成一些相同的人格特点,这是人格的共同性。人格的共同性和独特性之间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个性中包含着共性,共性又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2)稳定性

由各种心理特性构成的人格结构是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但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和一个人的发育和成熟,其人格特点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3)统合性

构成人格的各种心理特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并受着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各种特性的和谐统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他的行为总会打上人格的烙印。同时,外界的刺激只有通过他的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人格的结构

(1)气质  (2)性格  (3)认知风格

(4)自我调控系统(人格内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二、人格结构

1、气质(核心是动力特征)

● 含义: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 气质的理论:

(1)体液说

希波克拉底 提出:人身上有四种液体,黄胆汁、黑胆汁、血液、粘液

盖伦 提出:胆汁质、抑郁质、多血质、粘液质


胆汁质:情绪体验强烈、精力旺盛、鲁莽冒失;

抑郁质:多愁善感、想象丰富、行为举止缓慢、优柔寡断;

多血质:情感丰富、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缺乏耐心;

粘液质:思维灵活性差但考虑周到,安静稳重,行为迟缓。


(2)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医生 克雷奇米尔,观察病人认为精神疾病的类型和体型有关。

肥胖人易患躁狂抑郁症;瘦长人易患精神分裂症;斗士人易患癫痫等。

(3)血型说

人的行为特点和他的血型有关。

(4)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气质类型学说)

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2、性格

● 含义: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其中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反应倾向性,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

● 性格的特征:

自我/他人、工作/学习/劳动、个人/集体/社会

(1)性格的静态特征

态度特征: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

意志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情绪特征:情绪控制能力、情绪的稳定性,能否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理智特征: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动态特征

与性格的静态结构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

性格的动态特征是性格的核心(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 性格的类型:

(1)根据心理机能优势的分类

培因、李波特 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根据心理活动倾向的分类

荣格 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外倾型。

(3)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的分类

威特金 把性格分为: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4)根据人的社会活动方式及价值观的分类

斯普兰格 把性格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5)根据人际关系的分类

矢田部达郎 把性格分为:A、B、C、D、E五个类型。

(6)根据性格、兴趣与职业的关系的分类

霍兰德 把性格分为:实际型、调查型、艺术型、企业型、社会型、传统型。

●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区别

①从起源上看

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表现为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中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②从可塑性上看

气质与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无关,受生物因素制约,可塑性小;

性格与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有关,受社会因素制约,可塑性大。

③在社会评价意义上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2)联系

①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

②一个人的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③气质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

④在行为活动中性格与气质是融合为一个整体的。

3、认知风格(认知方式)

● 含义: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认知风格、认知能力

(1)风格指偏爱方式;能力指成就水平;

(2)风格指人们的典型行为;能力指人们能达到的最高行为;

(3)风格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好坏之分;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有高低好坏之分。


● 认知风格的种类:

(1)人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不同

威特金:场依存性、场独立性(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

场独立性:主要依赖内在标准或内在参考,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与人交往时很少体察入微,认知方面具有更多优势,解决问题思维灵活,善于抓住关键。

场依存性:对“场”有较大依赖性,心理分化水平较低,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社会交往上具有更多优势,熟悉的问题无困难,面对新问题思维不够灵活。

(2)思考问题速度不同

卡根:冲动性、沉思性(认知风格主要表现在对问题思考的速度上)

冲动性:反应快但精确性差,常使用整体性的信息加工策略;

沉思性:反应慢但精确性高,加工信息时多采用细节性策略。

(3)是否同时做任务

达斯 等:同时性、继时性

同时性:宽视野,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发散式解决(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加工风格)

继时性:步步分析,只考虑一种假设或属性,环环解决(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加工风格)

4、自我调控系统(人格内控系统)

● 含义:自我调控系统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 构成: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否自我满意);

自我控制:自我意思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满意或不满意怎么做)。



本文完

下回 —— 人格心理学之五大理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