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1
学生背景
W同学,16岁高一男生,来自湖北,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师生冲突。高一时,有一次和班主任发生剧烈冲突,认为老师管的严,态度也不好。
2.亲子关系恶劣。从小就与父母有冲突,经常被打骂,父亲管教严厉,与其关系恶劣。上初中后会经常因为学习和玩游戏与爸爸打起来,比较严重。
3.社交技巧不足。从小学开始就和同学发生冲突,很少心平气和讲道理,习惯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
性格内向,几乎没有朋友,休学后与朋友少有交集,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感到非常孤独,希望能够交到好朋友,但不知道怎么去做。
4.学习退步。小学、初中学习成绩突出,中考后的假期里,一直都在玩游戏,升入高中后被分到实验班,老师讲课速度太快,有点听不懂,渐渐不想上学。
5.情绪管理技巧不足。情绪暴躁,难以控制情绪,易于人发生冲突。
6.成瘾性行为。在休学1年多时间里,沉迷手机,不是打游戏,就是刷视频,足不出户,昼夜颠倒,身体素质差。
2
咨询分析
原因分析
因休学一年长时间不与外界接触,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短时间难以融入集体。人际关系沟通障碍、情绪控制困难,有游戏瘾和手机瘾为阻碍其正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原因。
判断依据
1、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的动机、人际沟通中的表现)。
2、入学母亲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矫正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2.精神分析探索深层原因
3.建构学生力量感
4.抗挫折训练
5.情绪控制训练
6.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7.家庭治疗
3
1、通过心理疏导,解决各种关系乱问题。
首先,与学生做初始访谈,建立稳定的信任的关系,确定整体咨询目标为解决人际关系沟通障碍、控制情绪,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其次,帮助学生梳理他的人际互动模式以及过于偏执的歪曲信念。带学生回顾过去以及现在发现的问题,看他本人是否承认存在这些问题。
最后,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并让他运用在实际学习中,纠正学生认知,树立正确三观,提高学生自控力,改变学生行为。
2、学习能力提升,掌握学习方法。
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逐步提升该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调整学生学习信念认知,增加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
3、通过行为训练,解决行为习惯差等问题。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
4、兴趣爱好培养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4
后期反馈
父母反馈:
孩子已通过学校考试,目前已正常回到学校上课。班主任反馈,孩子上课认真,不懂的问题也会积极主动的提问,成立了一帮一的小组,现在还辅导另一个同学的学习,已经适应了回校的学习生活。
从扶禾回来之后也会主动和我们沟通了,感觉孩子成长了不少,现在能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