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1
学生背景
Q同学,16岁高一男孩,来自广东,入学扶禾心理教育4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排斥学习。疫情期间高度焦虑,面对网课、学习、作业不会做的各种压力,因学习跟不上就开始讨厌和排斥学习,复学返校后,仅仅去了一周学校就拒绝上学,来扶禾前休学1个月。
2.对父母过度的依赖。遇到困难或者委屈时,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无法独立面对处理,依赖父母解决。
3.自负。对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感觉良好,但实际上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8分,实际情况5分。
4.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在熟悉人面前比较活泼,但不太喜欢与陌生人接触。
5.沉迷手机游戏。休学在家时,昼夜颠倒玩游戏,基本不出房门,房间杂乱无章,生活习惯差。
2
咨询分析
原因分析
a.家庭因素。该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是纵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纵容型父母通常对孩子的要求很低,但对孩子的需求反应很高,经常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过于溺爱。该生过度依赖父亲,一旦遇到挫折就会退缩,回到家庭,缺乏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
b.畏难心理。该生大多数事情都被母亲严格控制、包办,独立能力不足,但对自己的要求极高,有时候觉得自己做不到,高估自己的能力,做不到长久的坚持,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中,保护自己,回避困难。
判断依据
1、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的动机、人际沟通中的表现)。
2、入学时父母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矫治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2.自信心培养
3.精神分析探索深层原因
4.建构学生力量感
5.抗挫折训练
6.情绪控制训练
7.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3
扶禾心理教育 “3+X” 办学模式
1、心理疏导,解决各种关系混乱的问题。
首先,与学生做初始访谈,确定整体咨询目标为找到学习的深层动力。确定问题,并且让她清楚自己过于依赖等问题。
其次,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梳理他的人际互动模式以及过于偏执的歪曲信念。带学生回顾过去以及现在发现的问题,看他本人是否承认存在这些问题。同时,探究学生关系混乱的深层原因,找出源头。
然后,通过心理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互动,让学生坦露心扉,增强其心灵交流和性格培养,对其自我认识不足进行分析和引导,能够清晰认知自我形象,能够把内心痛苦清晰化,让内心有力量感。其余则引导学生能正确地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等。
最后,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并让他运用在实际学习中,纠正学生认知,提高学生自控力,改变学生行为。
2、学习能力提升,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问题。
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逐步提升该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最终落脚点还是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3、通过行为训练,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友爱同学,相互帮助
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养成良好遵纪习惯
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4、兴趣爱好培养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4
后期反馈
Q同学经过4个月的心理疏导、行为训练、学习能力提升,已经回到校园学习了。
父母反馈:
孩子已回校正常上学,即使不舒服也会坚持上学,不会拉下课程,每天也会认真完成作业,不会拉下,整体状态都很好,情绪也比较稳定,和孩子的沟通也顺畅了很多,每天都会和我们聊一聊学校、学习。
在生活上,独立了很多,上周周末还自己煮了早餐,也会收拾自己的房间,锻炼了很多。
看着孩子状态不错、也很开心,我们也很欣慰,很感谢老师们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