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漫长而晴朗的黄昏,山野晚景清晰明亮。森林下方,碧绿的缓坡斜下来与河边深绿的沼泽相连,如嘴唇的相连一般温柔。连接处长满黄色的晶莹的碎花,像吻。
编织彩色带子的木架正崩着一道又一道长长的,颜色缤纷的手染羊毛线,梦一样支在那里。
语言在心中翻腾,灵感在叩击声带,渴求在撕扯嗓音,我竭尽全力嘶喊出的却只有哭泣……我多么,多么想有一块巨大的,平平展展干干净净的毡块,用随手拈来的种种色彩,用金线银线,血一样的红线,森林一样的蓝线……再用最锐利的针,在上面飞针走线,告诉你一切。
那么多话语,那么多的憧憬……像永远沉默的火种……
我日日夜夜在山野里游荡,忍不住一次又一次跟着暮归的羊群回家。
我若也为我的家庭描绘下那么多的羊角,那么我空空荡荡的毡房一定也会拥挤不已。羊角和羊角之间的空隙,栖满了温顺谦和的灵魂。它们不言不语,它们的眼睛在羊角下看我,它们的呼吸让房子里的空气如海一样静谧、沉定,并从毡壁的每一处缝隙源源不断地逸出,缭绕在广阔、深远、水草丰美的夏牧场上。这才是“家”,只有家才能让人安然入睡。心中澎湃的激流渐渐退潮,冉冉浮起羊角的图案,我擦干眼泪继续睡去……
我坚信,若非出生在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若非摇篮都是系在马背上的,若非经历长年累月的、贴身的,对那种颠簸之苦的打磨,否则谁也不能轻易地说:自己真的适应马背上的生活。
我在山里面曾和一个年轻货车司机谈过一次短暂的恋爱,那些日子里,我们一路高歌着在崇山峻岭间翻越,整个世界像一片海洋在窗外动荡。我们沉默的时候,胸中仍有大江大浪澎湃不已。
雪化完后,一个年轻人坐在高高的桩子上拉风琴。他坐得那么高,身后全是蓝天。后来我向马桩子走了过去,他就拉起来,琴声从马桩子间一根一根绕过来,来到我面前。
美妙的文字,有一种温柔的力量,潜移默化的俘获人心。李娟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呢。上面的文字都是摘自李娟的书。
每次读她的作品,就仿佛跌入了大自然的怀抱,所有的浮躁与疲惫都被抚平了,所有的不快与不安也都消失无形。人类渺小得如同万丈红尘里的石子,所有的苦难都不足道尔,所有的幸福都值得被妥善收藏与珍视。
嘿,你听过李娟这个作家吗?
如果你听过,那你读过她的作品《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养道》吗?
如果你不晓得,那你有福了。你知道别人是怎么评价她的吗?
是本世纪最后的散文。(梁文道)
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的。(陈村)
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那些会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学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刘亮程)
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那里的世界很寂寞,人会无端制造出喧哗。(王安忆)
她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舒飞廉)
我们通过她的眼睛,重见这世界肌肤深处的秘密。(读者)
看阿勒泰的角落。心底自然地生长出一片平静的湖泊。让我突然领悟。有时简朴甚至是贫苦的生活也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在钢筋水泥灯火绚烂下长大的我们却可能慢慢地纠结成一团枯草再也伸展不开。(读者)
如果你疲惫、浮躁、迷茫、内心失去平静,那么去读李娟吧。应该不会让你失望。书也许无法治愈你,它只能指引你、安抚你、最后让你感到温暖和可亲,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带给人的感动、那些曾让自己不屑一顾的日常带给人的开怀、那些都是被自己忽略过的美好……
能量可以传递,情绪可以被传染,心境自然可以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只要你准备好了一颗心,去面对、去接纳、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