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27

成稿之后,尼采迫不及待地付诸印刷,但是仅仅售出四十本,另外赠送了七本,只有一个人回复说收到了赠书。尽管销量惨不忍睹,尼采对这本书所达到的高度却毫不怀疑,他自信满满地说,德语写作“在路德和歌德之后,还有待于跨出第三步..我想,我已经通过查拉图斯特拉让德语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那么这本书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要问的是,查拉图斯特拉是何许人也?查拉图斯特拉是生活在公元前7-6世纪的波斯人,他是拜火教的创始人,主张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善与恶的对立,这个教派后来成为波斯帝国的国教,并于六世纪传入中国,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就是脱胎自拜火教。

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是,尼采为什么要以查拉图斯特拉的名义写作?尼采的理由是,正因为查拉图斯特错误地把世界理解成为善与恶斗争的战场,所以才把他作为主人公,因为始作俑者必须首先承认错误。有人也许仍旧不明白,为什么把世界理解成善与恶的斗争场所是不正确的?那我就再强调一遍,尼采自称是第一个非道德主义者,主张超越善与恶之上,用非道德的眼光来看世界。你发现了没有,尼采本人的观点与历史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可以说是正好相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与其说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如说是《尼采如是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