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作为柳宗元的一篇经典之作,可以说,直到目前,我好像才真真正正的喜欢上它。
文章的的确确在写景抒情方面,经典到了极点。
文章的开头,作者柳宗元是这样写的:“从小丘西北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悦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溪,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绿,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的多么美啊,小石潭的方位,概貌,介绍的如此生动,何止是“心悦之”,简直是无以伦比的美好。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的情趣。清澈的潭水与欢快的游鱼相映成趣,动静结合的描写,展现了小石潭美丽的景致,也写出了作为游人的作者柳宗元轻松快乐的心境。
如此精美短小的游记,写景中蕴含着情感,移步换景,景随情移,前后照应,不愧是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景”之一。
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用以文绘图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记忆起到了非常不错的快速记忆的效果。
再加上学以致用的进行迁移仿写:《校园里最美丽的地方》 。通过自我修改文章,放声朗读文章的形式……
真的太出乎意料了,孩子们的文章竟然写的这么好。
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只要把文章学进灵魂里了,感受了,熏陶了,他们是能够在心底里开出花朵的。
今天他们做到了。做老师的,真的是太兴奋太幸福了。
我又在想,得让他们好好训练下去,哪一篇写人写事的文章,不需要“景物描写”也就是环境的描写呢……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希望自己在热爱的职业里,继续拥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