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自信,父母的夸奖必不可少,但是,夸赞孩子也不是一件可以随意应付的事情哦,除了发自内心的真诚之外,还有一些夸奖的表达方式需要注意。一个不小心,反而会弄巧成拙,给孩子造成压力呢。夸奖中有一些话不能轻易说出口哦,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吧!
1.“这次你终于没错!”——明褒暗贬,触及过去的不足。
这次没错,那以前都是错的咯?这句话,看似是夸奖,其实更像是一句抱怨,是对孩子以往不足的苛责。假如孩子通过多次尝试,终于将事情做好,家长应该将夸奖的方向转向孩子所做的努力和尝试上,比如“你做得真棒,是怎么做的呢?”“终于成功啦,多亏你的坚持!”
2.“你比同学都聪明。”——比较让孩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
孩子在与同学的比较中胜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归因,将原因归结到孩子可以把握的“努力”“认真”等优质品格上,而不是“聪明”这样不可把握的天赋上。当你因孩子考了好成绩夸他“聪明”时,意味着下次如果没考好,就是他“笨”,这既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又会导致孩子忽视了优秀是意味着一种负责的态度,一份专注的努力,一种执著的过程,而不是在炫耀一种天赋。
3.“祝贺你进前十,下次要进前三!”——苛求,给孩子制造压力。
虽说压力可以带来动力,但是进步是无止境的,这句祝贺隐含了一种更苛刻的期待,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应该将重点聚焦在孩子的“努力”“进步”之上,只要孩子在持续“努力”“进步”,就是值得夸赞的。
4.“你真棒!”——空洞,造成孩子或骄傲或被完美绑架。
一句空洞没有归因的夸赞,除了满足孩子的虚荣心之外,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其他的帮助。家长在夸赞孩子的时候,最好那能够说明夸赞的理由,为孩子的“优秀”进行正确的归因,比如“你今天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真有礼貌!”“你今天把书包整理得真干净!”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找到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方向。夸孩子,要多描述,少评价。结论性的评价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
5.“赢了就好。”——只重结果,忽视过程,让孩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只关注结果的家长,容易让孩子形成忽视过程,只重结果的思想。赢的结果固然可喜,但家长更应该让孩子体会到过程的重要,正是因为过程中的努力,才造就了好的结果。而不能舍本逐末,将结果的重要性放到过程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