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结束了一场由我带领的集团PMO班世界咖啡研讨工作坊,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一次培训或者课程,而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基于引导技术的汇谈和交流。
最近经常听到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攻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什么是引导技术,Facilitation,一般还称为“引导、促动、催化”等词。最近几年在培训和学习领域盛行起来,区别于一般的培训讲授,基于引导技术融入培训内容更加具有群策群力的价值。而世界咖啡仅是引导技术的工具之一。
因为2016年参加过一次引导式工作坊,震撼比较大,原来培训还可以这样搞。也是缘于此,我便开启了关注现场学员体验创新学习设计之旅。
记得上次内部世界咖啡工作坊,复盘时总结了这个工具的适用范围和特点。之前都是以学员身份去体验的,第一次是在主题选取上给了杨老师一些建议,但设计过程参与较少,更多是在效果方面进行分析。这次则不同,从前期构思准备到流程设计,在沿用前期设计基础上,我又花了大量心思来了解世界咖啡及引导工作坊的本质。
因为与前两次的项目经理培训对象不同,这次的学员基本都是各单位从事项目管控工作的PMO人员,同时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培训,没有体验过这三年的项目管理软技能课程。所以,对于这次的主题必然是要重新设计的。
1.访谈发起人定方向:
大概一周之前,我先是去找了项目发起人相关领导沟通本次世界咖啡研讨会的具体需求,希望明确一下主题以及集团领导希望达到的效果,同时表达了工作坊的价值是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让集团和各单位PMO一起交流并达成一些共识。最后,虽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详细访谈需求明确主题,但基本达到了让发起人重视并意识到研讨的意义。后期,集团派专门代表参加研讨,也在主题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2.构思大主题定内容:
从一开始就对主题的选择能影响研讨效果的成败有着清晰的认识,但在没有发起人表态的情况下,挖空心思去想,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一直在做集团项目管理部门的支撑工作,特别是这三年的培训也积累了很多素材,于是开始搜集查阅上半年在试点单位PMO相关人员的访谈纪要,从中归纳总结出6个方面的痛点内容,作为讨论议题的1.0版本。
同时深入到学员培训课堂现场,与学员交流,并寻求外部专家老师的建议,发现学员课上分享发表环节的痛点和期望音视频资料,详细研究分析从中提取要点内容来修改2.0版本的分层主题。
3.设计创意点调流程:
充分运用古典老师——“人-事-网-书”——能力提升的四种快速学习渠道,再详细拆解世界咖啡研讨工作坊的整体流程和设计要点。一方面,积极从过往数据信息中提取主题的关键点,另一方面,我又寻找世界咖啡和工作坊设计方面的专家老师,恰好幸运的发现了关注公众号已久的引导的规律——林士然老师微店,于是购买了书籍和工具卡片、并阅读书籍和相关文章,还学习了系列微课……
在各种方法快速大量研究和探索过后,渐渐的领悟到了引导技术和世界咖啡应用的关键点——引导前的厘清问题+整合资源+系统设计。感受就像写论文需要破题一样,工作坊的设计也需要找到要害才能一点即通。世界咖啡也好、走动的涟漪也罢,都是工具层面的创新,最重要的是打造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营造一个轻松智慧碰撞的场域才是最难得的。
因此,最难的主题部分搞定之后,在流程方面增加了两个小的特色内容——入场小调查和我的收获墙,这样从一开场就增加了与学员的互动体验。在过程中,去掉了形式化的口号,留给学员更多的家庭会议和串门时间。从学员反馈来说,这种深度的对话交流的确感觉很棒,完全投入到学员间智慧碰撞和共鸣的世界里。
最后引用林老师书中的一句话:工作坊设计的表现是引导参与者的能量走向,背后是引导者自己的能量和注意力的管理。
引导者需要将注意力:
从自己身上向客户身上转移
从自己的头脑向全身转移
从参与者现有的状态向理想状态转移
从片刻的互动向场域全过程转移
从关注目标向体验现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