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任何一位历史人物都会有人不知道,但诸葛亮除外。只要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孔明的。
诸葛亮是有才,卓越的才能和智慧,杰出的军事能力,高超的政治素养,总之,什么优点都往他身上说大致都不会出错的。
但这也不是他有如此高历史地位的主要原因。聪明的人不少,甚至比他更聪明的都不在少数。军事上厉害的就更多了,甚至说到打仗,他可能都排不上号。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宰相更是如过江之鲫,名都点不过来。但却没一个人有他这样的历史地位。
我认为,如果说让诸葛亮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名人的是他出色而全面的能力的话,倒不如说是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
《三国演义》写于元末明初,影响力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减弱过,直到现在,还是初中的必读书目,中考高考都会有其中的内容。
可别以为它只是一部小说,其中的谋略描写的详细和逼真程度,甚至远远超越了兵书。也正因为此,在当时,象女真、高丽等域外国家,他们文化也相对缺失,正规的兵书也没有,但《三国演义》却流传得很快,他们就把它当成兵书来认真研读。其中的智谋,用于实际战争中也是没有问题的。
人们说,看了金庸的小说,就会觉得自己是武林高手,随手就敢跟别人比划两下。同样,看了《三国演义》你就会觉得你已经有足够的谋略了。
街头巷尾的茶馆里,说书的是7*24小时连续演说,你说,在这样的民间宣传下,传播效果会是怎样的可怕?
第二个原因,就是后世的评价与崇拜
历代帝王的推崇是保持其历史传承的官方保证。如果没有历代帝王的推崇,不要说一代一代往下传,可能连关于他的记载都有失传的可能。如果出现一个焚书坑儒的类似情况,把有关诸葛亮的文字全部消灭,那可能要经过考古才会知道有这个人了。
文人墨客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唐朝诗人杜甫曾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后世的许多政治家、军事家也以诸葛亮为榜样,学习他的智慧和忠诚。
另外,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也把诸葛亮的事迹通过戏曲、故事、曲艺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当然,之所以诸葛亮这位同志能够得到历代帝王和文人的推崇,也是由于他的正面形象。他的忠诚和鞠躬尽瘁的精神也正是各个社会阶段所需要宣传和传承的绝对正能量。
自从《三国演义》后,各大主流媒体是不间断地宣传:“向诸葛亮同志学习!学习他永远忠诚,忘我工作,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革命精神。”
你说,就这样了,还能没有历史地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