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电脑上的日期要自动跳转到2023年1月1日,时间,每天看它,是那样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可一不留神,又跑走了一年。它特意在人们不注意它的时候,加紧了前进的步伐吧?要不然,怎能一年这么快就过了呢?
回首这一年,看看来时的的路,拣拾起那些看过的书、写过的文字,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总有一些“勇气”“坚持”“勤奋”,或许还有“创意”“笃定”“豁达”等收获呢。
阅读写作,夯实自我成长之路
2022年,我做得最好的一个词就是“坚持”吧?其实,也没有坚持做好很多事,也就只是坚持了读写,坚持成长,坚持引领年轻教师一起成长而已。
阅读、写作,已成为了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无所谓坚持了,只是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事,再说,这本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在不需要额外提出来加于“坚持”。现在提出来,只是想省察一下,坚持的质量如何?是否让自己在读写中不断成长,还是只是量的积累,没有深度与宽度?
先说说读,记得在写2021年叙事时,就谈到自己的阅读要把专业阅读作为重点进行攻破,现在盘点一下专业书籍的阅读,好像并不是很多,也没有特别深入地读几本哟。新网师的课程要求读的《苏霍姆林斯教育学》(上下册)《大概念教学》,还有自己买的《小学语言语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我怎样教语文》,重读了《缔造完美教室》《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这样看来,真是少的可怜。
记得哪个名师说过,要想能提炼出自己的教育主张,至少先读100本别人的教育专著。只有大量地了解别人已经研究出的成果,才能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突破弱点,找出有生命力的研究方向。这样,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连提升自己的课堂效率都不够,不要说自己的教育主张了。
专业书籍看得不多,其他书是不是看得特别多呢?如果是,也何尝不是好事,厚实了基础,拓宽了眼界嘛。有《破圈》《杨绛传》《主角》《小先生》《回乡记》《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攀登者》《在峡江的转弯处》《有美一朵》《罪与罚》《人世间》……这样算来,也不算多的。看来,这样的坚持还是质量弱了一点,内容不丰富,更没有深入地啃读的书籍。《大概念教学》,虽然跟随课程组慢慢地读,也做了不少笔记,不过现在想来,也没有读得特别懂,还需要进一步地阅读、思考。
再来说说写。这一年的365天,没有落下过一天,每天都在500字以上,现在简书上累计记录的文字有62.8万字了。但是,是不是很有质量呢?现在想来,为了坚持每天写,却没有出品过很多2000字以上的文字,更别说精品了。虽然也发表了几篇文章,但是,大都是以前写的,近一年,因为忙于“坚持”,而没有留给更多时间与精力来“琢磨”,来深究一篇篇文章,使其有条理,有深度。反而是那时没有坚持每天写的时间,一周内总是能思考出一两篇有长度,也更有一点深度的文章来。试想,是不是我这样每天坚持写500字的做法是错的?或者说不适合这个阶段的我了?没有必要为了坚持而坚持,应该要为了表达自己真实的思考而写。之前的坚持,是为了让自己养成一个习惯,也为了让自己能积累更多的素材,但是现在似乎阻碍了自己深度成长的路。
我又时常想,我可以每天写,但是不一定要每天写不一样的内容,可以把之前的进行修改的,可以进行更有深度地修改、延长的。
记得写过一篇文章《错误的坚持》,讲得是自己坚持跑步,把脚跑坏了的事。真要再次省察自己坚持的事,是否有意义,是否要优化,毕竟这不是坚持给谁看,而是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主题教研,改变学校教研范式
在2021年,学校就提出了“主题教研”,所谓“主题教研”,就是以备课组或者教研组为单位,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教研。打破原来没有目的性的盲目教研,让很多教师只是作为教研的陪衬,没有参与、没有思考,只是“旁听”,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效率低下的教研,确实要改。
一开始,每个备课组依据自己组的问题,确定了教研的主题,但是,收上来一看,发现问题太大,同样没有针对性。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我们又组织备课组长进行研讨,如何把研究的主题缩小范围,起到真正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结合年段特点来定,一年级最后定的是“随文识字教学法的研究”,三年级“如何进行作文片断教学”,五年级的“1+X拓展性阅读教学”等,也有些根据本年级组亟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定。比如四年级组的唱读现象严重,就定下了教研主题是“如何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主题定下来之后,每个备课组就按计划听课、评课,但是,我又发现了问题。虽然有了研究的主题,可是,大家是不是都有研究的心态,是不是都是以研究的角度来上课、听课、评课?不尽然,大多数备课组只是把全校性的听课模式下移到了备课组而已,对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我想,这是因为老师们没有具体的指导,不知道怎么做研究,怎样去解决问题。于是,我带着我所在的五年级组再一次把我们的研究进行细化。比如“1+X”拓展阅读中的“1”怎么处理,用五周的时间进行研究,“X”怎么处理,用五周的时间进行研讨,分别安排两次研讨课。听课也不是那么随便、没有准备、没有后续的听课。而是先要针对问题,一起商讨选课、备课、设计,经过几轮研讨后,再由执教教师上课,而其他听课教师也有分工,根据我设计的一份观课记录单,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评课,如,一个人关注学生朗读情况,一个人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方法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研讨这节课在解决我们的问题上取得了哪些突破,哪些还要改进。
这样一来,我们的教研不再有旁观者,人人成为了研究者,都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而实践、思考、总结。让我们的教研与平时的教学紧密相连,甚至说,平时的教学就是教研的一部分,而教研更深入、集中地解决了平时教学的问题。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五年级在学校公众号平台,推出了一期完整的教研成果,给全校的主题教研提供了确实可行的实践抓手,让全校的教研活动推向有实质性的深度。
到了2022年的下半年,因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决定把主题教研的重心放在“大单元教学”的研究上,与最新理念进行链接。但是,因为都是第一次,学校的老师们抱怨声四起“怎么弄?”“弄不出来,学生根本跟不上来。”于是,我认真研读了李怀源教授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结合新网师里共读共学的《大概念教学》,对“大单元教学”有了一定的理解。于是,我又带着六年级的伙伴们,尝试着用“大单元”的理念进行备课,用“望远镜和放大镜”思维进行研讨,了解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纵向联系和单元内部每个部分的横向联系。慢慢地,有了一点点雏形。我们的课堂不再一篇篇孤立的课文再上了,它有了“前世今生”,教师也会“詹前顾后”了,学生自然能够更好地融汇贯通了。
结对帮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一个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现在学校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教师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刚毕业不久的新教师多,所以,引领年轻教师成长,成为我们名师的第一要务。
我所带领的“尚美读书社”成员,在二年多的共读中,看着他们一点点丰盈成长,阅读逐渐成为习惯,理论素养越来越深厚,在他们的谈吐中,可以看见他们眼里有了光,对自己的课堂也越来越自信。就在2022年下半年,我们积极响应领导的要求,我们不但要读起来,更要写起来。于是,我们开启了“快乐读书吧”21天挑战活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对自己的阅读进行梳理总结,每天在“简书”平台更新不少于100字。
第一期结束时,共有24人参加,18人挑战成功。最多的数字达到了两万多,还有一万八、一万二的,平均也在五六千字。在颁奖的那一天,小伙伴都在表达着自己的喜悦,那是成功的喜悦,那是超越自我的喜悦。再看小伙伴的更文内容,有对自己课堂的反思,有对班务工作的反思,有对特殊学生的关注,总之,按他们的话说,“没想到,写起来还有那么多写不完的事呢。”
除此之外,我还组织了学校骨干教师写起来活动,我们定名为“一日叙思”,30多个人,每人认领一天,记录自己的教育思考、阅读收获等,并把大家的文章每天在公众号上发表,他们的话语让更多人看到,从而产生存在感,价值感,进而产生动力,更努力地观照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与学生。
另外,我在学校的师徒结对中,与黄林艳、黄依群结对,每周互相听课、交流互动;在片区教研中,我与历市学区的老师、五小的齐笑微老师结对,在全县的师徒结对中,我与鹅公中心小学的黄静、袁芳、廖怡、肖梅结对,我到他们学校去,他们到我的学校来,我们互相听课,经常电话、微信沟通,我们交流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布置作业等各种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每学期我参加至少一次片区教研活动,或上课,或评课,或讲座,积极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除了带了这些徒弟外,我给自己定地目标是每周至少听课3至4节,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并与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学校或片区的每一次赛试,我都积极参与观摩、研讨,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献出一份力量。
2022年,我在赣州市经开区、蓉江新区的班主任培训中作讲座《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在定南县的新入职教师培训中作讲座《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如何扎实做好教学常规》等。在上一系列的示范课中,在与这些年轻教师交流中,我对如何备课、如何当好班主任,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其说是给他们做培训,不如说我是自己培训了自己。我永远坚信新网师的理念“承担即成长”,我们每一次的引领示范,都是对自己最好的培养,感恩各位领导给予了那么多锻炼成长的机会。
抱团成长,走实工作室建设之路
原来的工作室虽然时间上已经到了三年,但是,我们的研讨活动并没有停止。我们围绕“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主题进行线上线下的研究活动。我们送教到镇田学区小学、岿美山镇中心小学。我们的省级课题顺利结题。三年来,在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了很好的成长。比如成员黄莉琴老师被评为赣州市小学语文第八批学科带头人,荣升为教科处主任;张林老师由副校长荣升为定南五小校长,谢晓志老师荣升为局党建办公室主任,本人也由教科处主任调整为副校长,刘永清老师荣升为定南五小党建办公室主任等。我们每个成员,都在工作室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精神引领下,潜心学习,不断提升。
就在2022年下半年,我又一次申报了名师工作室,希望能与更多的青年教师,围绕“悦读悦写”这个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真正研究出一条推动师生读写的路子来,惠及更多的师生,提升我们每个人的核心素养。
信心满怀,迈向崭新的2023年
就像歌词唱的那样,“深一脚浅一脚的2022年,就要说再见了,再也不见。”因为疫情的此起彼伏,我们多少的培训被“延后”,被“搁置”,我们的课堂,因为做核酸,而被“耽误”。世界多少风景,而被凉在了寂寞之中……但是,我们总算走过来了,手牵着手,勇敢地走过来了。
这一切,都将写进时间的历史,我们将翻开2023年新的一页。新的阳光,新的方向,我们更需要信心满怀,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为新的梦想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