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丁香结》

        从题入手,为什么题目叫《丁香结》?这一问主问题,一方面关联了课后第一题和第三题,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从内容角度进行提问,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何谓“深入理解”呢?让学生自主默读,不难发现关于丁香结的语句集中在课文的四、五、六自然段,那么一至三自然段写了什么呢?显然是在写“丁香花”,那题为“丁香结”,为何要对“丁香花”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呢?关于“丁香花”,作者又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一连串的问题,便是“深入理解”的路径,便是体会事物在文学作品中由物象向意象“变形”的创意表达,体会联想和想象在表达中的价值。

        关于丁香花,宗璞先生开篇是这样写的:“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这是丁香花留给宗璞先生的总体印象——开得格外茂盛。随后,宗璞先生按照空间顺序,先描述了“城里”丁香花盛开的气势——“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然后描述了“城外”丁香花的明艳姿态——“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在宗璞先生笔下,“茂盛”的含义丰富:既是生气勃勃,也是惹人注目,更是色彩醒目。

        宗璞先生与丁香花结缘至深。她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她文思泉涌时,它悄没声儿地窥着她;她搁笔思索时,它的香气直透毫端;她窗前踱步时,它傲然挺立着身姿。

        缘深至此,必然浮想联翩。宗璞先生联想到了古人诗句中的丁香意象——“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想象到了“迷蒙细雨中,着了水滴的紫色丁香花,其线条模糊,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的画面,显然,微雨中的丁香更惹人怜爱,“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浮想联翩,必定思绪万千。一直萦绕在宗璞先生心头的“丁香结”的说法,也在一次春雨中得到了解释,丁香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恰似人生中一件又一件解不完的不顺心事。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沿着“深入理解”的路径,了解了《丁香结》这篇散文的写作内容、写作结构,以及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启发学有余力的学生,追问他们对哪一种植物有所了解,或是颇具偏爱,通过联想与之相关的古诗词、散文,想象它象征着什么,代表着怎样的人生追求。然后,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有创意性的文学表达,这也是2022版新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对第三学段学生的具体要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赋予了花草树木以某种品格,比如梅花象征高洁,牧丹代表富贵,...
    若愚耕耘阅读 13,466评论 0 1
  •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
    秋水阁阅读 12,818评论 0 4
  • 最美不过丁香结 姜堰区马庄中心小学潘书平 225513 《丁香结》是宗璞所著,拿到课本...
    马小潘书平阅读 5,043评论 0 4
  • 《丁香结》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丁香...
    若愚耕耘阅读 10,928评论 0 0
  • 《丁香结》这篇课文作者从丁香花入手,由丁香花联想到丁香结,由丁香结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中结是解不完的,困难是解决...
    孙孟娜阅读 5,3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