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作者:陈海贤
章节:关系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
关键词:人际关系、内容与关系、对人与对事
人际关系的密码
1.角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期待。决定我们言行举止的,不是个性,而是我们在关系中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关系的沟通都是一个隐性的角色分配过程。
2.可是,既然这个分配过程是隐性的,我们怎么知道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期待是什么呢?怎么从别人的言行中看到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呢?如果别人的角色期待和我们自己的角色期待发生了冲突,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最直接的答案,也许就是“听”和“说”。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理想的状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听和说理解角色期待。
可实际上,人们在沟通里很少直接说关系,一般只会说遇到的各种事情。如果你不会听,那就只能听到人们在讨论一些表面的事情。
如果会听,你就会知道,人们说的每句话都是在说关系,这就是关系的语言。
3.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我们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是,我们在讨论的内容。
第二是,所讨论内容背后暗流涌动的关系。
如果我们只顾着对表面的内容信息作出回应,看不到背后真正牵动我们情绪的关系信息,就会造成很多误解。
4.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经过少年宫,听到一对夫妻在争论,儿子耷拉着脑袋站在妈妈旁边。
妈妈说:“别的孩子都报奥数,我们家孩子当然也要报!”
爸爸说:“孩子这么小,现在就学奥数,让孩子这么累干吗?”
妈妈说:“他明明有天赋,认字都比别的孩子早,当然应该报。”
爸爸说:“小孩子,学习抓这么紧,别到时候学废了!”
这段对话表达的关系语言是什么?从内容上来看,这对父母是在讨论孩子要不要报奥数,两个人的教育理念有分歧。
可是从关系上来看,他们其实都在跟对方说:“我比你更懂孩子,所以在这件事上,我比你更有发言权。”
这就是关系的语言。一旦关系的问题没有解决,我相信不只是奥数,他们对于孩子的很多问题都会有类似的争论。
5.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
我们经常说,要对事不对人。可是关系的语言正好相反,是对人不对事。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关系好了,什么事都可以谈;如果关系不好,谈什么事,其实都是在谈关系。
6.谈论的内容是表,谈论双方的关系是里。
而且,关系的沟通比内容的沟通更加广泛、普遍。有一个经典的沟通桥段,是一对情侣吵架。
男朋友对女朋友说:“好了好了,我错了。”
女朋友不依不饶地说:“那你说说,你错在哪里?”
有时候我们会吐槽这个女朋友,觉得她咄咄逼人。
可是从关系的语言来看,男朋友说“我错了”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不想跟你说了”。
而女朋友说“说说你错在哪里”,其实是在说“我不想你这么敷衍我”。这样看来,女朋友并没什么错。
7.既然多说多错,那选择沉默行不行?
不行。
从内容的沟通上看,沉默是没有内容的。
可是从关系的沟通上看,沉默可以表达很多内容。
有的人的沉默是在表达:“我觉得你不可理喻,所以不想跟你说话了。”
那选择岔开话题行不行?
还是不行。
因为在关系的沟通上,岔开话题其实还是在说:“我不想听你说了,你说的话不重要。”
8.如何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从关系的语言来看角色的期待,我们就能了解,无论人们表面上在争论什么,哪怕是一个很大的主题,他们都希望能在角色期待上达成共识。
那么,怎么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呢?
第一,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第二,在了解了关系的语言后,我们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第三,在讨论事情之前,要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如果我们感受到一段关系出现了紧张的气息,那么可以组织关系中的人一起展开讨论,努力去就每个人的角色达成共识。即使最后没有形成共识,这样的讨论也是有益的,因为我们会知道矛盾出在哪里,而不必再为胡乱的猜疑痛苦。
9.自我发展之问
你和家人或朋友间有尚未解决的问题吗?
试着从关系的语言来分析你们之间的对话中,你们向彼此传递的关系的信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