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是辛弃疾隐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写的一首诗。头句“陌上柔桑破嫩芽”,路边的柳树已经发出了嫩嫩的芽孢,一个“柔”字,极言春风浩荡,桑树枝万条尽飘摇,一个“破”字,刻画被薄膜包裹的芽儿,破膜而出,生机勃勃,颤颤巍巍,生命的张力和速度不言而喻。“东邻蚕种已生些”,邻家的蚕宝宝也应运而生,白白的,胖胖的,慢慢蠕动,蠕蠕爬行,煞是可爱。
“平冈细草鸣黄犊”,平平的山岗上,春草萌生处,三五个小黄犊沐风而立,寂静安然中,发出“哞哞”的叫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派安然祥和的自然春景。
“斜日寒林点暮鸦”,斜日照射着乍暖还寒的树林,在黑白两色的映衬下,寒鸦点点,迎风而起,极是夺目,烘托出希望的田野,同时也显现出烂漫春光处的美中不足。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山有远有近,路有横有斜,一派恬淡的自然风光。青旗在风中招摇而立,那卖酒之处一定是人家居住的场所。自然风光固然美不胜收,但人是自然的主人,才是充满生机与力量所在。由自然之景转入人物之景,是全诗的精妙要义之处,“一切景语皆人语”由此埋下伏笔。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芥菜花。”这是全时的点睛之笔,也是全诗的要义所在。城中的桃树和梨树面对大自然的风风雨雨,充满了无限的悲苦与惆怅。大自然的风雨是充满力量和充满希望的,但在城中的桃李看来,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看法,这是充满矛盾的地方。暗示南宋朝廷在金军的烧杀掳掠之下,偏居杭州一隅,“暖风熏的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但有风吹草动,就会瑟瑟发抖,愁眉不展,毫无生机和活力。
面对此时此景,诗人角度一转,那溪头的芥菜花临寒独放,给人无限的惊喜,给人无限的力量和希望。
恬淡的自然,烂漫的春光,明快的景色之下,“城中桃李愁风雨”,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令人心头一沉,然则芥菜之花,令人着实心头一喜。这星星之春,必将燎原,明媚的春光必将到来,春色必将燃遍神州大地。
辛诗汪洋恣肆,雷霆万钧,是豪放诗词的代表。作者身在南宋朝廷,处在金军烧杀掳掠的战火之中,一生有收复失地,报效朝廷的豪情壮志。可一生不被朝廷重用,在启用和放逐之间,空怀报国之志,壮怀激烈,忧郁日盛,提笔言志。
该诗采用反衬手法,以明快的自然之景反衬作者自身的悲苦心情,一明一暗,交相辉映,明者愈明,暗者愈暗,作者渴望收复中原之心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