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三十四)
——经典美文的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美文之三十四:以《小猴子下山》为例
以经典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和《小蝌蚪找妈妈》为例
《小猴子下山》和《小蝌蚪找妈妈》这两篇短篇童话都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当中经常出现的选文。
下面以《小猴子下山》为例
这篇童话故事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先来看看《小猴子下山》这篇童话的开头: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
我们知道,小猴子一般是住在山林里的,但是,“这一天,它下山来了”。注意这个“下山来”是很关键的。第一,这样短短的一句话紧扣了文章的题目;第二,也开启了下文。让读者产生疑问:小猴子下山来了,他去了哪里,去了哪些地方,干了些什么呢?
我们接着来看:
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哦,原来,小猴子先是走到一块玉米地里去了。这是一个长句。这一个长句与开头那一句是顺承关系的逻辑。这个句子由小猴子的一连串动作组成:走到、看见、掰了、扛着往前走。写得很紧凑,几乎一气呵成,也说明了小猴子动作很敏捷。当然这个句子里面也包含了另一个信息:小猴子是看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简单概括来说就是“玉米长得很好,小猴子非常高兴”。
小猴子往前走去了哪里呢?接着来看: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这一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是个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与上文衔接得非常紧凑:“小猴子扛着玉米”这里是承接上文,“走到一棵桃树下”是开启下文。第二句跟上一自然段有点类似,也是一个连动句:看见、扔了、去摘。三个动作一气呵成,也说明了小猴子动作很敏捷。可是,到了这里,我们感到,这小猴子敏捷倒是很敏捷,可就是有点“小毛病”了。什么“小毛病”呢?上文不是说那“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吗,怎么就扔了?应该是“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觉得这“桃子”比“玉米”好吧?所以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毕竟是小猴子,估计他以前在山林里住惯了,从来没有见到人们的田野里有这么多的好庄稼、好水果吧?接下来,它还会看到哪些好东西呢?它又会怎么做呢?它会摘了桃子就回山林去吗?请接着看: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这一自然段和上一个自然段的结构方式如出一辙。第一句也是“承上启下”:“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是承接上文,“走到一片瓜地里”是开启下文。因此,衔接上是非常自然紧凑的。第二句话与上一段的第二句的句式也是一样的,是一个连动句:看见、扔了、去摘。这两句也是顺承关系的逻辑。从这段内容看来,这西瓜长得太好了:“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所以,它才会扔掉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如果抱着西瓜走了,那还是不枉它来一次山下。接着是什么情况呢?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是承接了上文。“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如果它走回山上去,那还是有收获的。偏偏此时,“它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可爱的小兔”。同样地,它丢下了西瓜去追小兔。可是呢,小兔子是个动物,可不会像玉米、桃子、西瓜那样静静地长在那里任它摘去。这里,有它巧妙的地方,就是出现了一只动物,而不再是植物了。这样便于突出主题。不是很巧妙的地方呢?在现实中,小猴子会吃兔子吗?这在事实上或逻辑上有一点说不通。童话虽然是虚构的,但也最好尊重事实,合乎情理为好。不过,也似乎只有这样安排更能突出主题了。咱们就不必“吹毛求疵”了。再来看结尾:
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这里点出了结果:这只小猴子下山去一无所获。这里共有两句话。第一句的仍是紧承上文。第二句点出结果。可以说这篇童话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虽然简短,结构却很完整(起因、经过、结果,一个也不少),而且句子之间衔接自然紧凑。
这个故事告诉读者: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否则结果可能是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