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石塘开渔后,好多人都去石塘吃小鲜,而我一个堂堂的石塘人,不去凑个热闹,总是感觉嘴馋。老公亦如此,于是他邀上几位好友,来我家小聚,开个小小的海鲜晏。我刚好从石塘回,就带了几样海鲜。因工作忙,平时也不太下厨,幸好长期的耳濡目染,知晓新鲜海味最喜蒸,能保质保味。
于是搜出了家藏的蒸锅来,几个菜均可以蒸来解决。六只活蹦乱跳的螃蟹,二十分钟不到就蒸熟了。八条新鲜的黄梅筒鱼,加上几片姜、蒜,加上料酒、豉油,也放在锅里蒸了来。新鲜的“红绿头”虾往清水里涤一下,捞起来装盆。虽然时间紧迫,一下子几样小鲜就上桌了。简单而美味,伴着葡萄酒,几个人大块朵颐。
想起我们渔家还是喜欢蒸,因为可以保得鲜味。螃蟹、海虾姑自是不必说了,鳗鱼切条滚上番薯粉,蒸起来蘸着醋吃,也是一份美味。更有鱼圆、肉圆都是靠蒸来解决的。那蒸锅上屡屡飘出的鱼香味,正是渔家厨房不可缺的。在过年时间,家家的灶台上,可以说是“云蒸霞蔚”,想起黄庭坚写的渔家生活:
与君钓、晚烟寒濑。蒸白鱼稻饭,溪童供笋菜。
那是一份自得的闲情。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放学后,哥哥在门口海边放下网屉一笼,饭前收拾上来,几尾小虾,几只小蟹,或有小墨鱼及一些杂鱼,洗净后往锅里一蒸,就是那晚的菜肴,蘸着酱油醋,品味那一份鲜意,这是渔家独有的惬意。
晚上,老公不在,留我与女儿两人。夏天炎热天气,不想吃油腻食物。于是拿出蒸锅来,最下层放上水,带着皮塞进一个玉米,第二格放上几块紫薯,再上一格放上几个荞麦窝窝头。晚饭就此解决,不动油烟,也免去了平常做菜烧饭的一身汗流浃背。一切放好后,点火,高火烧了两三分钟,就改用慢火了,自己跑到空调房里,等个20分钟左右,三层东西都熟透了。玉米因为连着皮烧,特别的香嫩;紫薯也是甜而粉;窝窝头女儿加了一点火腿和榨菜丁,也是非常美味。简简单单,吃得也是健康而清淡。
吃完洗净后,就不想再将这蒸锅放回柜子里了,想多学学这蒸的菜肴,比起煎炸来说,更简单一些吧。女儿也更喜欢吃蒸起来的东西,如鸡蛋,她就更偏好于吃蒸蛋。
对于吃食,我喜欢翻看袁枚的,他对吃食有独特的研究,于蒸,有一个美丽的典故:
一日,他和友人聚会,席间众人笑袁枚只会品不会做。
(我原来读汪曾祺的作品中也有这样说袁枚的,很想知道他到底会不会做。)
只见,袁枚离席入橱,许久之后,书童端出了一幅山水图,云雾缭绕间,山峦重叠,层林尽染,溪流历历可见。
这是历史著名的“锦绣山河蒸”,是由21种材料调配造型蒸制而成的。
如此形意美味,众人一试皆唏嘘不已,慨叹人间美味止于此。由此,“蒸”的技艺已发挥至完美境界。
袁枚真是生活的大家,能将每一个食物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过去这么多年,那这个故事,总让人感觉美美的。真想一睹这“锦绣山河蒸”的样子,可惜没有图片,只能凭想象。也许这样的留白,更能吊人胃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