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处理了一起学生自杀案件的赔付,感悟很多:
孩子的教育主要出在家庭教育上。学分没修够,累计达到降级条件,家长提交陪读申请,与学生住在了校外。一年的努力学生没有按期毕业,担心父母失望,选择了欺骗,说自己已经毕业,只是学校沒有发证。在父母不断的催促声中,孩子圆谎的成本越来越高,留下一封自责道歉的绝笔书信,凌晨自杀了。
心痛的同时令人触动的是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造就的,家长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居然之前没做任何有力支持,事后找到学校,以保姆式服务标准找出理由希望得到赔偿。
孩子成长中,经常被以分数和身体成长作为判断孩子成熟度的标准,界限感缺乏过分干扰孩子自我成长是许多家长的常态。上大学后以为孩子长大了,完全可以放手了,而现实的有力一击是孩子的内在并没有长大,他根本无力支撑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断裂式成长必然带来断裂式命运!
外在的环境做为父母我们很难去彻底改变,竭力成长自己做孩子的优化者,让她们真正成长为她们自己是父母的本质!
留下的只言片语中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善良,孩子人格成长失败的后果是裂变式的!近年,高校中孩子们精神成长存问题呈现几何式增长趋势,学校并非医院,有限的资源疲于应对生命的渴望与需求。祈愿每一个生命代价的付出唤醒更多人关注:孩子,你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