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二岁半的三宝醒来之后,总是喜欢用被子把自己蒙起来,说太亮了,我想孩子可能是还没完全睡醒,外边的亮光有些刺眼睛,所以就把被子拉过他的头顶,用胳膊支着,即可以不让光线太强,又可以自由呼吸。
有时候他完全醒了,也不想起床,就自己钻进被子里,假装被子里是他家,让我对着床头敲几下,然后假装是他的朋友来找他正在敲门,他有时候自己钻出来吓我一跳,有时候不理我说自己不在家让我给他打电话。这两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新玩法,自己从被子里出来的时候,说自己是小鸡从妈妈肚子里出生了,要出来找妈妈,我就是他的鸡妈妈。于是我告诉他小鸡是从蛋壳里孵出来的,不是从妈妈肚子里钻出来的。
她让我当小鸡,于是我就也把自己埋在被子里,然后用手敲打几下被子,然后把自己的脑袋钻出来,钻出来的时候很慢,外边的光线一点点增多,黑暗一点点减少,直到完全把自己的脑袋露出来,这个过程真的就像是婴儿从妈妈的肚子里出生时的感觉,也像是小鸡从蛋壳里出来的那种感觉。因为在妈妈肚子里或者在蛋壳里,虽然有些黑暗,但是对外界的感知并不是完全不存在的。至少可以感受到抚摸和温暖,三宝还在外面假装给蛋壳里的我唱歌,那我出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那个给我温暖和抚摸的妈妈了。于是我就对他说:妈妈,妈妈,他有时候会搂搂我。玩了几次,当我再叫他妈妈的时候,他突然改变了台词,说:“我不是你的妈妈,我是毛毛虫。” 那我就接着问:那你见过我的妈妈吗?他长什么样子?他就开始支支吾吾起来,然后随便一指,说:“你的妈妈在那边,你自己去找吧!”我突然就笑了,这突然让我想起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究竟是谁这么有才,编了一篇这样的文章,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它还是留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里,从来都没有改变,直到今天我才能体会到这种找妈妈的急切心情。
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出现“母亲印刻”现象。它们会将第一眼看见的动物当做自己的妈妈。
动物界很多动物出生后需要父母照顾一段时间才能独立行动(比如小狮子小老虎等),但也有一些动物出生后很快就可以独立行动(如天鹅、鸡、鸭等部分鸟类)。出生后即可独立行动的小动物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们自己并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因此,这些动物就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即它们出生后会主动的跟随自己的父母,既安全,又可以从父母那里学习生存技能。这种自发跟随父母、学习父母行为的动物学上称为“印随现象”。
科学家做过实验,不管是移动的人,还是移动的纸箱子、气球等等,都会被出生后不久、具有印随现象的、没有看到自己父母的小动物当做父母而到处跟随。印随现象是有一个时间窗口的;过了这个窗口期,小动物就不会再表现出印随现象了。
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可能是觉得好笑,也觉得很好玩,但是对于鸭宝宝和那些刚出生的鸡宝宝或者是小婴儿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所以每次孩子睁开眼睛看不到妈妈就会哭,睡梦中摸不到妈妈会感觉很不安,看到妈妈离开会非常的恐慌,妈妈不在会一直吵着找妈妈等等,虽然会让我非常非常的崩溃,但是我还是不忍心去责备他,孩子需要妈妈的爱,这种爱让他感觉安全,有了安全,才可以放心的做任何事情。
其实以前,看到孩子早上睡醒了还不起床,非要在床上和我玩一会我会很抓狂,因为早晨一睁开眼睛,等着我去做的事情就非常多,可是他却拖着我什么也不让我干,现在,我反而释然了,玩一会就玩一会吧!因为有了这一会,一整个白天,他都会开开心心的和哥哥玩或者自己玩,我可以去做我自己的事情。
妈妈这个词,包含了了多少层意思,对孩子有多大的意义,恐怕只有孩子才真正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