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大道至简》,怎么说呢,读完后还是晕晕乎乎,似懂非懂。这本书已经不完全是讲解《道德经》,而是把整个道家思想分角度,分层次的讲解出来。
一本《道德经》还没抄完,再加上《庄子》、《黄老帛书》、《列子》、《吕氏春秋》以及诸子百家中其他几家的著作,《大道至简》这本书的内容引经据典,然后,我就……太难了……
不过读的过程中,总是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因为在书中,总是会出现之前学过的内容。比如,
1.“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行为也应该遵循自然法则,“无为”而顺其自然。
2.“无为而治”——是要求顺应自然变化,不要违背其规律去追求人的意义实现。
无为指能顺乎自然,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不为,这样,“无为”就能产生比“有为”更好的结果。
3.“返璞归真”——让一切事物都回复到其最初的原始状态,让事物显示其本来的面目,让人们保持质朴的天性。
4.“ 见素抱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提倡人们从外表到内心都维持在一种纯朴的状态中。
5.“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赋予水至高道德本性,用水来比喻人性,认为最有德行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能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
6.“知足不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7.“慈俭谦退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宽容和忍让,俭是节制和收敛,不敢为天下先是居后和不争。这就是老子柔弱和非刚强姿态的表现。
8.“ 贵柔守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知其雄,守其雌”,以柔克刚,示之以柔,要求用兵者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战争,不轻敌,不冲动,可以为了取得胜利而忍受暂时的失败和侮辱。
9.“与世无争”——治理国家和管理公司不仅要依法依规治理,还要像水一样处于下位,与世无争。
10.“和光同尘”——外圆而内方,同流而不合污,与人相处,真正有智慧的人的内心保持自己的原则,外面跟大家打成一片。
11.“小国寡民”——老子想要的桃花源
12.“民富国强”——“上则富国,下则富民”的富国富民之道
13.“逍遥自在”——“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庄子的一生都在努力追求人生的高层次和大境界,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
14.“宁静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把自己心里放空,让自己保持这样的一种虚心的宁静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看得见别人的长处,学得到别人的优点,了解大道思想与智慧。
15.“天人合一”——人也是一个合规律合目的的一种存在,每一个人本身其实都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小的宇宙。
16.“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17.“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运动都是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否定之否定”规律,讲事物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肯定,第二个阶段是否定,第三个阶段是否定之否定。比如说麦粒长出麦苗,最后结出更多的麦粒,这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阶段。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变到质变
19.“万物负阴而抱阳”——意思是说天地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老子指出了矛盾的普遍性。
20.其他。
道家以其深邃的哲理、直率的批评意识、包容的文化精神、辩证的思想以及无比丰富的思想边缘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的耀眼之光,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有什么深奥而至简的精神。很难用文字表述,我们看似没有学习《道德经》,其实道家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