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金星有点烦》
马伯庸
168个笔记
第一章
将帅必起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不在红尘洗礼一番,你成佛了也不能服众
李长庚算算日子,玄奘也该到福原寺了,便骑着仙鹤去相迎,没想到一看取经队伍,不由得眼前一黑。
观音明明说玄奘一人一马,可他身边明明跟着两个凡人随从。这也就罢了,此刻在玄奘头顶十丈的半空中,乌泱乌泱簇拥着一大堆神祇,计有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一十八位护教伽蓝,足足三十九尊大神,黑压压的一片。
天上一日,凡间一年,织女每天都准点下班,去和老公、孩子相会,小日子过得美满充实。
三个野妖怪的酬劳、虎穴的租赁钱,都得尽快提交造销。天庭对这方面管得很严格,过了一年——人间的一年——就不给报了。每次往财神那儿送单子稍微晚一点,赵公明的脸比他胯下的黑虎还黑。
凡夫俗子总觉得神仙不会犯困,这是愚见。神仙忙的都是仙家事务,一样会消耗心神。
这一只有六只耳朵,像花环一样围了脑子一圈,而且神情畏畏缩缩的,全不似花果山那只猴子气焰嚣张。
第二章
2025/06/05发表想法
职场中的额外工作,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对于本不属于你的工作,要学会说不,如果实在拒绝不了,那就拖,并且提前给其打预防针,“低效率”是降低他人预期挽救自己于水火的法宝。
原文:李长庚听了,心情稍微好了些,可再一琢磨,不对啊——取经明明是灵山的事,自己就是帮忙协调而已,怎么听起来接下来的活全是我干?
李长庚听了,心情稍微好了些,可再一琢磨,不对啊——取经明明是灵山的事,自己就是帮忙协调而已,怎么听起来接下来的活全是我干?
观音肯定早知道佛祖定的量是八十一难,却只跟李长庚透露一难。
他本以为是临时帮一个小忙,可揭帖一发,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劫由你太白金星护法,接下来的事自然还是你负责。
瞧瞧观音张罗的这些事:先去长安送玄奘袈裟、锡杖,然后让刘伯钦提供接待,接着安排孙悟空当徒弟,又牵线让龙王三太子当坐骑——好嘛!她经手的事情,名义上是劫难,其实全是给玄奘送好处的。
李长庚想到这里,登时连搬运都没心情了——所有的便宜人情,都是她的,所有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倒让我来。她居然还好意思发飞符过来表功,说得好像在照顾我一样。
玄奘微微点头,神情矜持,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悟空在一旁抱臂冷笑。
这只黑熊精皮毛干涩,形销骨立,可见修炼得十分辛苦。
广目天王供职在南天门,李长庚这一手安排看似多余,其实是向观音点明了一下立场——我启明殿是天庭的衙署,可不是你落伽山的跟班。
2025/06/05发表想法
老实人就可以任人摆布吗?
原文:观音这才意识到,能在启明殿干这么多年的,怎么可能是个任人欺负的老实人。
观音这才意识到,能在启明殿干这么多年的,怎么可能是个任人欺负的老实人。
第三章
老君把脸一沉:“天蓬他下界时根本没来交接,也没人查问,不信你自己查。”
说明玉帝对天蓬圣眷未衰,下界只为避避风头。
李长庚心想,就他这猥琐脾性,嫦娥尚且要被骚扰,附近的凡间女子只怕更是不堪其扰,这次如果能将其弄走,也算是一桩顺手善事
“有什么不好拒的?这野猪精连大士你都敢编派,直接雷劈都不多!”老李说得义愤填膺。
你还不了解那些家伙,自己正事不干,挑起别人错处可是具足了神通。”
谁能想到这么巧,她招的夫婿居然是天蓬转世。
他交出去的那篇青词,前面是照抄揭帖,只在结尾多了几句评论。评论说孙悟空在天庭犯下大错,遇到玄奘之后竟能改邪归正,可见如果赶上取经盛举,罪人亦能迷途知返,将来前途光明,善莫大焉云云。
玉帝何等神通,不难从这几句话里产生联想——天蓬和孙悟空一样,也在天庭犯过错,后者能加入
李长庚已经占了个大便宜,这点小事并不在意,点头应允。
这次取经盛事是佛祖发起,为了扶持他的二弟子金蝉子。可出面护法的既不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也不是文殊、普贤两位胁侍,反而是从另外一尊阿弥陀佛麾下调来的观音大士,这属实有点耐人寻味。
李长庚心里微微有点不忍,大家都是苦命神仙。
不用说,这貂鼠一定是灵山某位大德的灵宠,才争取到了这番造化。只是妖算不如天算,造化不如缘法,被天庭硬塞了一个猪悟能,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佛祖无所谓,观音却必须设法去安抚。
修到这个境界的没有傻子,有时只消一丝破绽,就足以推演出真相。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并非坏事。对方明知是你搞的事,偏偏一点把柄也抓不住,这才是无形的威慑。
第四章
大致情况他刚才已经了解了:观音去安抚黄风怪,没想到黄风怪直接翻了脸,大骂观音办事不力,竟转身走了,直接冲到刚抵达黄风岭的取经队伍面前。
李长庚垂下拂尘,轻轻叹了一声。劫主丢了,首徒伤了,肇事凶徒跑了,负责人抓不回来,所有的环节都出了娄子,偏偏全程还被监察的神祇看在眼里,眼见这一场西行取经就要彻底崩盘。
李长庚暗自感叹,世间的因果,真是修仙者最难摆脱的东西,只要稍微沾上一点,便如藤蔓一样缠绕上来,不得解脱。
他长考下来,发现自己非但不能看观音的笑话,反而还得全力相助,无论如何得把这事弥合回来。
佛祖有云,法不可轻传。所以黄风岭这一劫,贫道决意求新求变,不拘套路,思路与过往略有不同,诸位不必疑惑
这就是说,如果你有本事把这个烂摊子圆回来,我们愿意配合。可如果圆不回来,我们还是会秉公记录,这次交谈就当没发生过。
就是假一点,才能把人情做到位。就好比凡人给做官的行贿,都是拎一个食盒说给您尝鲜,做官的难道不知盒子里都是金银?不过是要个遮掩罢了。
他飞近再看,观音的形象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是威德观音,一会儿是青颈观音,一会儿是琉璃观音,状态很不稳定。无论如何变化,那身影到底透出一股天人五衰的凄苦。
李长庚又道:“贫道不知大士是出了什么事会如此失态,但俗话说,千劫万劫,心劫最邪。咱俩本是给别人渡劫护法的,如今给自己惹出这么大一桩劫数。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若心先怯了,那便真输了!”
只见玄奘与黄风怪对桌而坐,正欢谈畅饮,哪里有半点被掳的狼狈?
猪八戒不能打,打了会得罪玉帝;玄奘不需要打,两人本来就认识,他能配合假装被掳走;唯一可以打伤的,只有孙悟空。他背后没有大能撑腰,但齐天大圣的名头偏偏又大,一旦受伤,可以掀起很大的舆论。
收猪八戒为徒这事,玄奘是被按着头勉强接受的,必然怀恨在心。何况猪八戒顶替的,还是他的好兄弟黄风怪的名额,那更是恨上加恨了。
做人尚且留一线,何况是做神仙。李长庚在启明殿做久了,深知这个道理。斗归斗,却不要做绝,绝则无变,终究要存一分善念,方得长久。
黄风怪手里端着满满一碟香油,大口吸溜,意态豪爽,玄奘矜持地端着一盅口杯,轻啜素酒。
她寻不寻着,也是无用;我治与不治,都是瞎子。
这有什么古怪,自家传下来的血脉,与外头跳进来的终究不同
退一步说,若成佛的是自家师兄弟也还罢了,偏偏还是一个凭空出现的金蝉子,凭什么?
所以他根本意识不到大部分修行者对逾越规矩者的厌恶与警惕。这种心态,只有李长庚理解得最为透彻,才能一眼看破关窍。
这就是在委婉地批评玄奘了。佛祖调观音来,分明是为了屏蔽正途弟子们的干扰,更好地为你护法,你却要平白生事把她赶走,真是蠢到家了。
等到观音下台,换了阿傩或任何一位正途弟子来护法,后头有的是手段让玄奘到不了西天。可叹玄奘只看到眼前观音的种种过失,却被真正的敌人诱入彀中,自毁长城。
她现在对太白金星彻底服气,不再打官腔,反而认真地解释起来。
灵山讲究不昧诸缘,很多事情做归做,是绝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一摆明就着相了。
第五章
没了因果牵扯,对人间的事情也便看淡了。六耳这种堵门闹事的偏执,易生妄念、成心魔,最为金仙们所不取。
2025/06/11发表想法
来自书友,可以表达愤怒,但是不能愤怒地表达
原文:其实老李之前在观音禅院时,先考虑的是找六耳来配合,可又怕他见到悟空反应过激,然后才找了黑熊精。你看,因为六耳个性使然,错过了一个机缘,多可惜。
其实老李之前在观音禅院时,先考虑的是找六耳来配合,可又怕他见到悟空反应过激,然后才找了黑熊精。你看,因为六耳个性使然,错过了一个机缘,多可惜。
第六章
无论天庭还是灵山,想要调查谁,都会先断了对方的联络,防止串供——莫非观音遇到了官面上的麻烦,这才辗转通过木吒与哪吒传出一点警示?
无论如何,观音能传这么一句消息来,至少说明她是站在自己这边的,而不是举报者,这一个基本判断至关重要。李长庚抓紧时间捋了一遍思路,以至于完全顾不上晕风火轮了。
怪不得她断绝消息。李长庚可以想象,文殊、普贤一定是突然降临观音面前,当场宣布要突击检查,然后收了观音一切传信的法宝——多亏了木吒和观音有默契,一见这形势,好歹传出一条模糊的消息
看来之前八戒替掉了黄风怪的事,阿傩始终意难平,请来两位菩萨出头。
观音恨恨地对李长庚说,然后发来一张空白的简帖:“既然这一劫是试炼,写揭帖总得有点教育意义。这活交给老李你了。”——这是感谢李长庚没出卖自己,请他过过写诗的瘾。
这不是狠,这就是仙界图存之道——大士你想想,当初我如果不摆你一道,你是不是还把我当软柿子呢?”
你得强硬起来,露出刺,让别人都知道你不好惹,不敢来找麻烦。”李长庚推心置腹道。
第七章
其实单纯干活啊,真不累。累的是,咱们一半的脑子都用在提防自己人上了。
第八章
别假惺惺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怎么能为一只山野猴子,耽误了取经弘法的大业?不要死得不识大体,不要为了一己私事而耽误大局。
我要在花果山多待一阵,看顾一下那群野猴子,晚点再回队伍——反正都是糊弄人的事,多我一个、少我一个都不打紧,金星老儿你多担待。
不过这事有点麻烦。孙悟空是因为回花果山奔丧才请假的,但揭帖里不能这么说。此事虽合乎人情,却无甚正面意义,倘若人人为了家事把工作抛下,怎么弘法传道?必须为孙悟空的缺席找一个更合适的说法才行。
第九章
每
一次拖延,其实都会把路变得更窄,可又不能不走。
什么叫连我都?我是唐突了嫦娥,但代价是差点上了斩仙台,前程也没了,还落得这副尊容。同样欺男霸女,凭什么他黄袍怪屁事没有,玩够了就回天上?我是心理不平衡。
可我这一世,也是凭自己的努力才成了东土称名的大德。如果总是这么舒舒服服地渡劫,倒显得我是个被人提携的纨绔子弟,连先前的辛苦都被抹杀了。有时候,我也想亲手做一做,好教人知我玄奘并非娇生惯养之辈。
第十章
这时沙僧越众而出,出言斥道:“你侮了人清白,难道就这么装作无事一样上天继续当神仙?”猪八戒站在旁边眼皮一跳,总觉得这小子在影射什么。
他们不怎么惧怕天条,但如果无视了上司的权威,可是要倒大霉的。
对真有能力的人来说,额外照顾反而是一种侮辱。
第十一章
我彷徨无计,金蟾主动说,他要下凡为妖,去阻天蓬仙途,这可把我给吓坏了。阻挠天蓬就是阻挠玄奘取经,这事非同小可。”
一个人若是做事没有代价,怎么能保证别人不效仿?
这样如何?我让天蓬受一回女子的苦,传诸四方,让全天下都知道。
对男子来说,怀胎这事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将来宣扬出去,说这是唐突嫦娥的报应,惩戒效果比上斩仙台还好。
第一次有了想做造销的意愿。原因无他,因为他现在有更不想做的事情,所以迫不及待想要沉浸在造销里逃避。
赵公明眼皮一抬,数落起来:“平时我天天跟你们说,造销要早做早提,你们都当耳旁风,每次过了期限,倒来求我了。”
造销就算我给你过了,到了比干那儿,也会被驳回来,他可比我还无心呢。
李长庚还想探问,可内心再次响起警报,这不是自己该管的事。
仙界有些事可以说但不必做,有些事则可以做但绝对不能说。你让对方私下里怎么赔偿都行,但要逼对方公开表态,性质就截然不同了。
第十二章
未知的隐患,比确定的危险更令人心神不宁。
还是那句话,想要修成金仙,要尽量避开因果,怎么还要主动去招惹呢?
秦广王以前头发丰茂能扎住玉冠,如今却稀疏得很,只能勉强靠束带固定了,比起崔判官也不遑多让。
这一路上,秦广王不断骂骂咧咧,骂阎罗王不懂生死簿,一拍脑袋非要搞扩容,现在出了乱子,还要负责维护生死簿的第一殿擦屁股。李长庚只当听不懂。
若不是已经在阴间,早活活累死了。
虎力大仙不卑不亢:“贵府生死簿从不备贰,既无注解备考可参,又无更新记录可查,层累堆积,庞杂繁复,如今已呈混沌之相,牵一发而动全身。我等法力浅薄,只能做简单修补,一旦触及根本,后果难测。”
清静无为,少沾因果,专心在自己的事上就好了。
六耳向三官殿举发,好像是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还有同党,一直被他隐匿包庇。
我只是提醒大帝,做神仙虽然远离凡间,至少要修一修移形换位的心法。咱们与天地同寿,凡人却是朝生暮死。蚍蜉固然不理解巨龟,巨龟又何曾能理解蚍蜉?
很多人间执念我们无法理解,但不代表那些痛苦就不存在。
只要那段“对话”没暴露,他就不算犯大错误。
那一场震惊三界的天宫大乱,恐怕不是孙悟空干的,至少前一半不是。他是替另外一人背了锅,而且那一人的身份——几乎可以肯定是二郎神。
这桩祸事呢,说大也不算太大,无非是打伤了十几个力士侍女,损失了几十坛仙酒,砸碎了几百套上品盘碗碟盏而已;说小,可也不小,蟠桃宴是顶级大宴,上中下八洞神仙都会莅临,突然被迫取消,影响极其恶劣。
只有孙悟空是下界上来的,没有根脚,又有闹事的前科,扛下这口锅最为合适
说起来,这也算是护法的一种,所有的劫都是安排好的,所有的乱子都是刻意演出来的。
即使是孙悟空这样桀骜不驯的大妖,终究也有软肋。这就是为什么天庭会平白多了一笔花果山灵保拨款,想必这便是孙悟空扛下罪名的条件,要保证花果山的猴子们长生不死。
黑锅这种东西只要扣在头上,甭管你冤枉不冤枉,都得落一头灰,再没有洗干净的可能。你若错信了别人的花言巧语,稀里糊涂先扛了罪,回头人家一翻脸,你连辩解都没机会。
真正的肇事者上门来抓背锅的,这未免欺人太甚。
二郎神的目的,大概就是蓄意挑起猴子的怒火。只要你一闹起来,就彻底没理了,他可以名正言顺地镇压。唯一漏算的是,孙悟空动起真火来,斗战实力恐怖如斯,一步步打到灵霄宝殿前,至此事态完全脱离了控制。
对佛祖来说,亦是乐见此举。孙悟空是在天庭犯下大错,然后被灵山镇压。他闹的事越大,越显得佛法无边。将来再安排一出皈依释门的戏,简直是浑然天成的弘法宣传素材。
神祇子弟亲友犯了事,寻个无根脚的来替罪,实在是屡见不鲜。
从前这样的事,受害者都是没势力没本事的小人物,不知埋没了多少委屈,多少冤枉。这次赶上替罪的恰好是孙悟空,是个有能力有脾气的主,这才从一桩酒后胡闹的小事故演变到大闹天宫的乱局。
只是两个星官不知道,孙悟空在五行山下早就认命了。
怪不得取经路上,孙猴子一路讥诮冷笑。他本来就身在一个大劫的表演之中,又陪着玄奘等人在取经路上演这么八十一难,着实荒唐。大罗金仙有本事遮掩天机,却终究难以遮住猴子那看透了荒谬的空洞眼神。
那小猴子对仙界局势一无所知,自以为找到孙悟空包庇同党的短处,傻乎乎地跑去举发,引起了三官殿如临大敌一样的盘查,最后连李长庚都被卷进来了。
第十三章
李长庚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讲被三官殿请去喝茶。观音知趣,没有追问,只说起下界乌鸡国的进展。
2025/06/16发表想法
书友评价,习惯了做牛马,忽然有天你可以做人了,却说:人?那玩意儿怎么做来着?
原文:造销已提交,渡劫不用管,启明殿也暂时不用去。他平时忙碌惯了,陡然闲下来,坐在洞府里不知该干什么才好。
造销已提交,渡劫不用管,启明殿也暂时不用去。他平时忙碌惯了,陡然闲下来,坐在洞府里不知该干什么才好。
不知是早有了心理准备,还是境界上去了,他竟没觉得多么悲伤,只有些淡淡的怅然。也不知是在哀悼老伙计,还是在向从前的自己告别。
2025/06/16发表想法
调岗
原文:提举下八洞诸仙宫观”这个职位,主要是管下八洞的太乙散仙们。那些散仙平日里四处闲游,没个正事。提举只是要定期关心一下他们,发点仙丹、蟠桃什么的,再组织几场法会就够了,实在是个品优职闲的好差事。
提举下八洞诸仙宫观”这个职位,主要是管下八洞的太乙散仙们。那些散仙平日里四处闲游,没个正事。提举只是要定期关心一下他们,发点仙丹、蟠桃什么的,再组织几场法会就够了,实在是个品优职闲的好差事。
但毕竟他和六耳关系密切,接触过敏感材料,没法百分之百洗清嫌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调离启明殿,安排个闲职明升实降,先冷处理一段时间再说。
他下意识要抓起笏板去提醒观音,可猛然想起自己已决意不沾因果,专心打磨金仙境界,于是悻悻地放下笏板,回到蒲团前修持。
浊念元婴急切摆着小手,说观音与你早有约定,眼见她即将有难,岂能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这是最起码的道义,总不能昧着良心不管了吧?
他长叹一声,心想自己的浊念果然还是太盛,元神未至精纯。算了,新因不沾,旧果总要了掉。
当初李长庚被审查的时候,文殊菩萨一直在问沙僧的事,显然对三弟子的名额十分上心。
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听谁的都一样。
再说就算证实了,又如何?到底是二郎神还是背后有什么神仙,西王母到底什么心思,真那么重要吗?
元神在正念元婴的帮助下,把浊念元婴按在地上狠抽,抽到它动弹不了,李长庚的情绪也慢慢平复下来。
可李长庚知道,揭帖越是平实,说明背后越是风起云涌。观音八成是用上了什么极端手段,逼退了青狮,让文殊菩萨无功而返。只是乌鸡国主为何放弃当金身罗汉的机会,却无从得知。
这时浊念元婴又晃晃悠悠从地上站起来,擦擦鼻血。
李长庚心中感慨,没想到六耳这一闹,既是自己的劫数,亦是自己的机缘。之前迟迟没有进境,就是太过感情用事,以致因果缠身,看来以后要贯彻忘情大道了。
浊念元婴凭空缩小了一圈,正念元婴却越发精纯起来,奋起反攻,把浊念元婴一脚踹翻在地。
我来不及重新布局,索性传信给悟空,让他直接揪住青狮变的国主往死里打,把他打回原形。
李长庚没料到,观音直接来了个暴力掀桌,一力降十会,把文殊打了个措手不及。
观音道:“文殊还是很有决断的,他在青狮胯下一掏,说他这坐骑是骟过的。”李长庚眉头轻挑:“这……这是真的吗?”观音哈哈一笑:“原本不是真的,他掏过之后,就是真的了。”
青灯古卷伴佛前固然前途大好,但也有人宁愿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这乌鸡国主,不过是另一个镇元子罢了。
对面陷入了沉默,良久方道:“是因为黄袍怪的事吗?”李长庚本想说不是,可话到嘴边,觉得还是不要提真正的缘由比较好,免得她也沾上因果。
大士不必如此。你之前说,咱们做神仙的,得以普度众生为念。哪怕是演出来的,也是因为内心认定这是正理。黄袍怪那件事,我一点也不后悔。只是不能陪大士一起护法渡劫,诚为憾事。
观音敏锐地注意到了对方语气的细微变化:“既然如此,在这里……预祝李仙师早悟大道,成就金仙。”
乌鸡国后面的路,得你自己走了。
对了,老李,你如果那边工作不忙,在取经队伍这里挂个顾问吧,也不要你做什么,就有个由头,能时常聚聚。
他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能再忍不住去多管闲事了,要无情,要淡泊,要清静无为……
可惜的是,修行始终没什么进境。李长庚努力让自己清静无为,和麻烦保持距离,可每次打坐总觉得心思仍不够纯正,那个浊念元婴虽然整天被打得鼻青脸肿,可怎么也消不掉,让他距离金仙的门槛始终差着一口气。
一次是在车迟国,他跟观音打了个招呼,把劫难给了虎力大仙和他两个师弟,下凡去托个梦,算是还了地府的因果;另外一次是女儿国,猪八戒“误喝”了子母河的水,算是还了对嫦娥的承诺。
当年那场隐秘之事被六耳揭破一角,天庭着实慌乱了一阵,他们得确定当事人心思没变化才安心。
以现在猴子的态度,冰释前嫌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至于上来就翻脸,最多是不理不睬,他的怒火早在五行山下熄灭了……
眼见着一桩桩事情了却因果,李长庚感觉身体逐渐轻盈,心中暗喜。看来这些时日刻意淡泊还是有用的,至少“超脱因果”有希望了。
没想到虎力大仙硬邦邦来了一句:“仙师,我们检索到通臂猿猴的下落了。”
第十四章
“看来生死簿修好了?”李长庚恭喜道。虎力大仙撇撇嘴:“勉强好了,但地府非说是我们祭炼出了问题,到现在扣着尾款不给。若不是仙师在车迟国让我们做了一单,只怕我们小道门都饿死了。”
是用他的名录登的。我们去跟阎罗王求证,一对时间,正是孙悟空大闹地府的时候。是他强夺了阎罗王的名录,上去改出来的。
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检索出来的,发现时他已经快魂飞魄散了,连形体都模糊不清,如同一团黑气。李仙师有什么话,得尽快问。
分辨率只能调到这个程度了。他不能言语,只能点头或摇头,不过无法说谎。”虎力大仙解释,“他此时三魂七魄不全,说谎需要调动大量魂力,超出了他目前的处理能力……
菩提祖师的弟子名额,是不是你篡改了一只妖怪的履历得来的?
正念元婴发出嘶声警告,再往下就又要进入危险领域了。
是你出于自愿,贿赂三星洞负责招收门徒的管事,让他替掉了履历?
嘿,这家伙也真坐得住。地官大帝和李长庚就六耳的动机吵了半天,他一个当年的知情者,却在旁边一言不发。
那一年,恰好有一个叫六耳的猴妖申请入门,各项考核都通过了,履历送到这位都管手里。恰好通臂猿猴找过来,恳求他塞一只石猴进去,都管便抽出六耳的履历,把石猴替进去。
孙悟空和六耳一个资质高绝,成就惊人;一个执着顽固,只认死理,这才让这一桩冒名顶替的勾当格外刺眼。
悟空本来没打算和他起冲突,他却不依不饶,最后两个一路打到灵山脚下,他疯了心,居然连佛祖法座都要冲击,结果被护教金刚们合力击毙了。
他那做派跟主动求死似的,嚷嚷着什么‘我才是真的,我才是真的’,对着孙悟空狠打,不管不顾,满眼绝望。唉,那神情,和孙悟空几乎一样。
不对,不对。当初如果自己硬着心肠不管,赶六耳下界,他早早失望,也就没这事了。正是自己偶发善心,给了他虚假的希望,却又没办法解决,才导致这一场悲剧。
天上的事都是如此,就像吴刚去砍桂树,无论多热闹,终归不复有一丝痕迹。
他的语气冰冷依旧,说不上是客气还是讽刺。不过李长庚多少能理解,经历了那样的事之后,很难对这个世界再有什么亲近感。
它已被正念元婴打服了很久,趴在地上奄奄一息,谁能想到这时它居然又回光返照了。
孙悟空听完之后,沉默许久,面孔有了些微变化:“此事当真?”
谁承想,他一听佛祖说我是真的他是假的,眼睛变得比我的火眼金睛还红,抄起棒子冲着佛祖就砸去了,然后……被护教金刚们砸成齑粉,我想阻拦都来不及。
明明是我负了他,哪里轮得着我心存芥蒂?
我在菩提祖师那里拼命修道,只为了早日出人头地,好能遮护花果山的猴儿们。
我辛苦修来一身本事,比九天神仙都高明,可那些好差事,都被他们的亲眷分完了,我凭什么只有这点功果?
孙悟空却说得毫无顾忌:“那一桩事,我只存了一份当日二郎神哀求我替罪的留声,深藏在水帘洞内,原指望哪日万一能用来澄清。没想到居然被六耳找到,反而害了他,唉……”
这天地之道,无非就是大家替来换去,演来装去。
2025/06/16发表想法
我俩真的是一体两心,他是被镇前愤怒的我,我是死心后苟活的他。
原文:我俩真的是一体两心,他是被镇前愤怒的我,我是死心后苟活的他。
我俩真的是一体两心,他是被镇前愤怒的我,我是死心后苟活的他。
金星老儿,你若证不得金仙,就算知道真相,有害无益;等你证了金仙,言出法随,真不真相的也就不甚紧要了——你说你忙活个什么劲?
我教你个乖:超脱因果,不是不沾因果;太上忘情,不是无情无欲。”
-- 来自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