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问问自己一个更基本的问题:
在此之前,你知道自己有一个日常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吗?
如果你知道,那你有没有去升级改造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吗?
如果你之前有升级过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那么你知道如何持续甚至自动地升级吗?
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可能从未想过自己事实上是被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所左右的。而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呢?大多数人可能从未真正地思考过这个问题。真相是:
大多数人其实都在被别人或者环境所左右。
不信,可以看看自己身边的人,看看多少人的所谓的“行为模式“是下面这样的,你就彻底明白我在说什么:
“别人都是这么做的啊,所以这么做是对的”
太多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想法,用着同样的行为模式。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十年前你见他(她)的感觉跟十年后见他(她)感觉完全一样。说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的事,保持旧有的观念,生活一点改观都没有。不用想,他(她)肯定从来没有升级过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
其实绝大多数的思维与行为模式,都不完全属于自己,而是被外界所干扰,不受他们自己控制的。不信,你试试在一个观点上去反驳身边的人,看看有多少人会去思考你的观点,又有多少人控制不住情绪跟你吵得脸红脖子粗。所以绝大多数并不清楚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也就不会去想着怎么升级与改进。
那么,每个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是怎么构成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去自己进化具备自动升级
的能力呢?
我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基本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
概念与关联
价值观与方法论
实验与践行
现在我们对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再来一一细说
所谓概念,就是你对某个某物的具体认识。你要清楚地明白:
它是什么,不是什么?
它可以用在哪里,不可以用在哪里?怎么用是对的,怎么用是错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看一个人是否足够“聪明”,无非是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看他脑子里哪些概念之间有多少可以清晰、准确且必要的关联。
比如“快速”不应该与“成功”关联在一起,而应该与“入门”关联在一起。如果搞错了这个简单的关联,就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概念和关联构成了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底层核心,其他部分都依赖于它们究竟有多清晰、多准确、多必要。
而“价值观”其实跟选择紧紧相关。认为“金钱比健康更重要”是一种价值观,认为“健康比金钱更重要”也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选择,选择促进了行动,行动又构成了命运——环环相扣。核心的是:什么更重要!
有了清晰的价值观,就会有决断。有了决断后就需要研究方法论。因为选择要配合行动才能意义。我们要锤炼自己的方法论,以指导紧随决断后的行动——实验与践行。
践行很容易理解,可怎么还有实验呢?因为我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所以需要通过实验去检验自己的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是否正确。把好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保留下去,把不合适的去掉——这就是过程。
而大多数人生活了几十年,却感觉不到丝毫进步。就是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不知道什么更重要,不知道方法,更别提怎么去验证自己在行动所产生的错误。这也是始终没有成长的根本原因。
当你了解了如何去升级自己“思维"与"行为模式"。就知道:
概念:它是什么、怎么用
关联:用在哪里
价值观:什么更重要,什么更好
方法论:用什么方法去升级思考与行为模式
实验: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出更好的选择
践行:通过持续的“理论加指导”获得更好的结果
通过理解如何升级“思维”与“行为模式”,你不将像过去那样懵懂,你已经清楚地知道了这些概念。通过运用这些概念,你将为断地进化,升级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持续地成长,进而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