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愤怒,为什么他人说的你都居然都觉得对的,有道理的。如果没有另个人说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你不会想到还有另一个版本,可是当有人说出不同的意见,你也能同意后者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你的脑子呢?你是有脑子的,可是为什么你会接受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观点。
其实,把心态放松你会发觉你还有两个选择。第一你真的是随波逐流,第二你能很好的把两者不同的观点结合起来看,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而现实是,我们做到了第一点,也做到了第二点的前半部分,我们能在脑子里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可是,也就如此。有人说一流大脑是能在头脑里同时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可是难道就是这样么。当两个不同观点出现的时候,我们只是把应激式的给出自己的结论。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没思考就同意了他人的结论,虽然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虽然你都没有想过为什么如此。
在现阶段有一种认识是,人的大脑是分两种模式的,快模式和慢模式。快模式耗能低,决策快,不深究,多依靠过往的经验。慢模式耗能高,决策慢,需要慢慢的思考其中的因果利弊。我们可以我现在手机的芯片做个类比。一般一个芯片是有很多个芯片构成的,就比如现在最好的安卓手机芯片是骁龙835,而其是由不同的核心组合而成其主频为1.9GHz+2.45GHz,并采用八核设计。骁龙835将采用10nm八核心设计,大小核均为Kryo280架构,大核心频率2.45GHz,大核心簇带有2MB的L2 Cache,小核心频率1.9GHz。当需要处理复杂运算的是就会调用大核,当只是简单的任务处理就使用小核。而一般情况下,能用小核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动用大核的,因为它耗能高,电池会受不了的(不耐用)。
这里请容许我插入一点题外话。虽然我最近也在看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籍,甚至想等看完好好写一篇读书笔记,可是当自己在现实中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发现看到的,知道和做到是完全不同的两会事。就比如我现在看的<走出思维的误区>和<批判性思维工具>当然还有其他书籍,而我现在还没有看也就不提了。如果我们足够细心你会发现书籍的作者都是人类中的尖子,精英中的精英。作者的介绍都是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啊这些世界顶级的大学的教授,可想而知他们是很优秀的人,其作品一定是满含着智慧。可是为什么我看了以后知道了批判性思维,可是我还是和猪一样。就比如让我如此愤怒恨自己的事,我看了一系列文章,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人为了几块钱而纠结不堪。写文章的作者都按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给出了自己的结论。比如,给我们算经济帐的,我们可以用花钱帮我们节省多少时间,有多少机会。这是让我们不要为这几块钱纠结的,该花的钱就不要省。当然也有说不懂他人为什么纠结的是不知道他人的不易,是不成熟的。其中一篇作者的文章里说,自己读书时也是大手大脚,当看到自己偷钱去花天酒地时,自己的父亲只是吃两个馒头就是一顿,而得知孩子没有吃午饭就说出去吃。这里还有一篇说的是一个大学生虽然在大学读书可是很不成器,天天逃学去网吧。可是有一天在他要翻墙去网吧,可是并没有去成而是半路就回去宿舍了。从此后这个大学生想变了一个人一样,你能想到的要多努力有多努力,可是当有人问题为什么他却从来没说过。多好年过去了,这个同学也算事业有成,当有人在再问起来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时,他和大家说起当天翻墙去网吧时,就在学校的墙根看到自己的父亲为了省钱在哪里睡了一夜,而那时正好的父亲来给他送学费的时间。还有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是从中国内地去的大学生在香港骂内地人是支蛆,在昆明长大的大学生去了美国说的确是在飞机落到美国打开仓门的时候她感到了自由和清洁。记得多好看的电视剧《汉武大帝》里有一个很让我愤怒的角色,当汉军艰难和匈奴大战的时候,在匈奴的中军大帐里却 有一个汉人给匈奴出谋划策,让汉朝吃了不少苦头。你是不是很愤怒,很生气想拍死他们。是的,我也是,这些吃里扒外的龟孙。这里提这些人是因为我和你一样在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除了愤怒还是愤怒,而我居然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吃里扒外的事情,我想很多人也没有想过吧。可是如果我们能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是能得到很多问题。比如,我们该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怎么热爱自己的土地国家,更有意义的是为什么能去外国或者地区读书都是内地的娇子可为什么他们居然会恨自己的国家和同胞,而不是仅仅骂或者引用某个大教授的话。
我们都很容易给出自己的结论和判断,甚至是很太容易这样。如果我们用快慢思维的模型来解释,我们的第一时间的判断无一不是没有深入思考的快思考模式。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快模式是低级思考是应激式的思考。什么是应激呢,就是我打你一下你会往后退,你会反击。你被狗追你会往前跑。说真的,我十分恨自己这样应激式思考,这让我觉得智商被碾压,赤裸裸的嘲讽我的低智商。
思考了么?
我思考了。
那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两个截然不同的回答你都同意呢?
都有道理啊!
真想给自己一个耳光。不是为了写出来给谁看到,是真的想给自己一耳光。
当冷静下来,我们好好想想,为什么这样呢?其实,在快慢思考模式间,在批判性思维和海绵式思维间我们还少了一个打通这个过程。在我看来就是需要我们刻意的去用慢思维去思考的问题?可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是所有问题都需要我们用高耗能的慢思考么?还是拿手机举例,大家知道现在安卓阵营里现阶段最强的处理器是骁龙835而同样的835主打性能的一加手机一加五就比三星的S8跑分高,打开APP 快。可为什么这样呢,如果你在运行这两部手机的时候同时打开帧率检测,你会发现一加手机的处理器调教更积极,也就是调用大核的时候比三星要多。很多时候三星认为用小核就足够了,而一加却坚持用大核处理。那么结果就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了,一加手机的跑分性能比三星强,可是一加是比三星牛逼的企业么,一加五是比三星S8强的手机么?相信大部分人都还是会选择三星是更厉害的企业,S8是更好的手机。可是,为什么一加手机比三星性能快呢?其实除了一加的处理器调用更积极外还有一个就是一加手机系统功能是没有三星的全面,所以在运行APP 时运算量是没有三星多的。而一加手机的高性能是以高的电池消耗和低的运算量达到的。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我们的大脑了。我们能用让我们的大脑一直都使用大核高耗能的慢思维么?我们先不用说存在就是合理的,这话解释。事实也是如此,大自然是不会让一个无效或者低效的物种或系统存在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的确就不需要我们都是认真仔细的处理每一件事。比如我们学会了使用筷子,我们还会在吃饭的时候考虑使用筷子的步骤么?我们开车的时候,当我们已经熟练掌握后,我们就可以用近乎本能的快思维处理开车的步骤。
慢思维,批判思维其实是一项有效的资源,我们不可能让自己都处在这样的状态。你能一直看电视,可是却不能一直做数学题。在关于查理芒格的书籍里,他的孩子都会说芒格会经常的陷入一种恍惚的状态,我想他应该是在思考某个问题的。从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说我们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要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毕竟谁也不想在约你吃饭问你吃什么的时候,你陷入思考半个小时后你告诉大家吃饺子吧。或者一直狗在追你而你在思考它为什么要咬你,它有没有狂犬病,被咬了它的主人会有什么态度。。。你该做的先跑。
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我们不是思考的太多,而是思考太少。我们看一本书,今天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都不能很好的批判性的慢思维来处理。你有每天写日记回顾今天的什么做的对,什么做的不对的,对的何处又错在何处。看完一本书你有想好好写一篇读后感,书里观点是否合理,能否改进。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已经为我也给大家一个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结论。
1思考模式有快模式和慢模式。每一个模式都有利弊,我们不能只是追求要思考的深度而忽视了思考的速度。判断性思考就属于慢思考,需要大量的认真思考,可是我们不能忽视它的代价(成本),那就是慢。我们需要对任何事物,选择都要有代价(成本)意识。公平正义是全人类的追寻的,可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审判制度是两审终审制,也就是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为终审。我们在追求公平正义也不是不计成本的一直打官司。
2不能事事认真到都用使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认真不够。每天该有一个思考陪着你入睡。而且,批判性思维不是陈述性知识,告诉你你就知道的,而是技能性知识,告诉你了你还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就拿我上面提到的书籍那可是给哈佛,耶鲁大学的本科生们一学期或者半年的教学任务,你居然想在几天甚至一天内学会,是不是贪心而且不切合实际。
3.那么多问题,你该选择真正需要你花费你的生命资源去思考的。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什么东西值得你去花你的金钱,时间,资源都是需要你好好思考的。
4.好的思考其实是从好的问题开始的 。一个会思考的人都是一个会提问的人。而好的问题都是能让你创造一个世界的问题。比如《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就是因一个非洲贫穷孩子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世界的财富都主要集中在欧洲或者亚洲人手里。而引导出一个好问题真的是件了不起的事,可是我们身边并没有那么多优秀的能给我们这方面问题的人,所以我们就需要自己成为给自己好问题的人。这个我会找个时间再慢慢写。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如果你有了代价(成本)意识后你就不会陷入简单的是非对错判断里,人也不会那么极端。第二,每天都给自己一个需要你思考的问题入睡,在平时的生活里时刻留意你能很容易找到需要你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