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这个词应该成了挣钱之外,人们口中的必备词汇。
前几天看一个调查显示:96%的人有焦虑的事情,而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虑。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会不会一辈子都单身,没房、没车、没存款,怎么办……
似乎,只要是有欲望的人,就会有焦虑。只是当焦虑变成你人格的主导时,那就变得可怕了。
有一种人格叫焦虑型人格。在这类型人格的眼中有一个假设:世界是非常危险的,我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我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虽然事实上,这个世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确实是有点危险的地方,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
但是在焦虑型人格的人眼中,危险无处不在。他们就像搜集危险的雷达,无论在我们看来多么安全的地方,他们都能找到危险的存在。
并且对于危险或者恐惧,焦虑型人格的人做出的反应要比其他人反应更激烈。常常让周围人觉得恐慌、困扰。
人们常说“怕什么就会来什么”“最不想看见的事,往往都会发生”“越担心的事情,就越可能会发生”等等,这些都是“墨菲定律”的通俗说法。
如果有个人天天在我们耳边说一些危言损听的话,长时间下来是不是也会开始焦虑、担心,甚至跟他们一起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焦虑型的人格就有这种能力,让我们跟着一起焦虑。
为了减少自己的焦虑,焦虑型人格还会特别依赖别人。无论是对自己多么重要的事情,他们都会让自己觉得有权威的人帮忙做决定。在家会寻找自己的父母长辈,在外会找自己认为比较权威的人,比如领导或资深前辈。
如果这位焦虑型人格的人正好还是完美主义者,那与他们共事的人,就会遭受双重暴击。完美主义就已经让人头疼了,再搭配困扰人的焦虑型人格,与这类人共事,压力、焦虑,可能掉头发已经算轻的了。
焦虑型人格特质的人,通常异常敏感,所以有时候会突然间对周围人怒气相向。这不仅会伤害自己的身体,还会破坏与别人的人际关系。
面对焦虑型人格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关注他们的积极面
焦虑型人格的人,相比较我们,他们对于潜在危险识别更快、更早,能够提前最好防范措施,防患未然。
他们中的大多数,品行都会很端正。因为如果损坏他人利益或者做一些其他对别人不利的事情,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焦虑引发负罪感。
在工作上,由于精力过于旺盛,通常他们会处理更多的事情。他们本身人格中焦虑的特质,使他们遇事不仅不会很武断,还会仅仅有条的处理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他们“雷达”的属性,让他们对于他人的痛苦表现出更多的同情。一方面他们自己很擅长解读他人情绪,另一方面是自己本身能够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也很容易受别人的喜欢。
共情和理解
面对这种特质的人,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同理心,对他们的境况表示同情。并且不断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一面,自己也有,只是与他们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面对他们的焦虑,可能你心里也会紧张,但是在他们面前一定要保持镇静。在表示了对他们焦虑的情况的理解之后,运用理性思维打消他们的顾虑。
告诉他们这些焦虑是可能存在的,但是一味的焦虑,除了让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别无用处。不如把焦虑的时间,用在加固武器,夯实基础上。这样,即便状况真的发生,也有能力即使解决。
假使这些理性的思考理没有办法让他们平静下来,那就把之前的事实和数据让他们彻底放心下来。
当然,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尤其是思维习惯是不容易的。所以要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慢慢走出来。
如果自己是一个焦虑型人格的人,应该怎么办?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平常心对待,只是焦虑而已,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
与自己信任的人交流,了解一下他们对于自己焦虑事情的感觉,然后调整自己的焦虑程度。
当自己处在忙碌或者心情愉悦的时候,一些负面的情绪就会远离自己。所以在空余时间可以多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或者去健身房挥洒一下自己的汗水。
当焦虑出现时,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急于在自己的情绪影响下做任何决定。如果焦虑情绪一直无法驱散,那就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先放开这件事,换个环境,看看外面的景物,整理整理自己的文件夹,或者打扫一下卫生……
面对自己时常焦虑的状况,可以用之前同类型的经历告诉自己,自己想象的情况都没有发生。不要太紧张,即便这次真的会发生,自己早就做好处理错失了,发生也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人有焦虑,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一种上进的表现。因为在处理焦虑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我们欲望的过程。
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焦虑也会变得永无止境。
所以,除了学会知足之外,我们还要加固自己的武器,去应对自己内心无法平静的欲望。
危险是存在的,我们“雷达”检测到的危险也是可能会发生的,与其惶惶不可终日的担忧,不如让自己变强大,能够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