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是日本女性山下英子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后提出的一种生活哲学。它意在提倡对日常生活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其实不光是在家居环境,断舍离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生活哲学,可以渗透到人生的许多层次里。
断,断绝执念,放下欲望对生命所带来的束缚。
舍,顺从自己的内心,割舍既有。
离,断与舍最终的状态,出离心,驱离要求更多的幸福欲求,回归生活本真。
断舍离是一种禅意,有点像佛家的修行,以对生活的整理、舍弃和思考为基础,达到心灵的简约和净化,脱离对生活的执念。
说的有些虚无缥缈,到底怎样把断舍离运用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呢?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在积极的思考这个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喜好,最终也窥探到了属于自己的断舍离。共勉。
一.生活环境的断舍离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生活环境的整理和收纳并没有像是在家庭中那么繁琐,因为大部分时间住校,宿舍基础设施的配给和生活用品都很有限。基本上满足需的状态即可。
1.生活必需品(被褥 洗浴用品 鞋衣帽):够用,耐用,好用,适量,不堆叠,有即是需。
2.生活附属品(电器 书籍 等):对一件物品最大的诋毁是买来吃灰。物尽其用才有价值,物处其位才有美感。书桌面不是堆放的场所,而是使用的场所。一切从简,简约才能有效率和体现每件东西不可或缺的价值。此时,当下,不光活在当下,还要用在当下。例如,电脑,手机,kindle 即可以满足学习、娱乐、通讯、阅读等重要内容,这样每件东西就发挥了它最大的价值。一只好的钢笔抵过纷杂的圆珠笔、中性笔;一个好的耳麦带来高品质的音质享受;一个好用美观的工作灯渲染了一尺见方的氛围。当有需求再去购物网站shop,而不是逛购物网站寻求need。物品的购买在预算范围内尽量买适合和喜欢的,不能图便宜而买不喜欢或者不需要的,否则,对自己和对物品都是不负责任。
3.装饰和消费品:代表一定的生活品味和个人风格。物质是为精神服务的,精神不可以成为物质的奴隶。在便利舒适的基础上展现美感。推崇极简的风格,简洁意味着专注。留白的美感。
二.APP的断舍离
作为一个90后,信息的纷繁远远比生活来的复杂。各种网络资讯,各种社交软件,各种自媒体,我们的手机和电脑桌面成了最应该断舍离的地方。拿手机为例,你的手机上是不是装了太多极少使用的APP,往往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他们占用了手机内存,使手机卡和慢,偷走了流量和电量使手机弱和虚,更影响了效率和心情。像那些有强迫症的人,看到消息不点难受。。。总之,手机和电脑的断舍离对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意义。
本着断舍离的态度,我的手机APP如下:
1.通讯社交的需求:电话簿及拨号。短信。QQ(交流,传文件,闲时进空间看朋友状态)。微信(公众号及一些抛弃了QQ的朋友的交流)。
2.影音的需求:网易云音乐(好音乐,不将就。和电脑同步)。视频(手机自带,需求少)。相机。两个优秀的修图软件:Snapseed、VSCO Cam。
3.学习及读写的需求:阅读(自带,可订阅,把一些喜欢的自媒体和杂志放到这里)。有道词典。有道云笔记(码字的主战场,和电脑同步)。Pocket(手机网页内容收集器,排版优秀)。wps:(必需,和电脑同步)。芝士(筛选优秀书籍,然后用kindle下载)。数字尾巴(数码)。
4.生活和购物的需求:便签(超好用,文字音频图片,随手记)。百度云。高德地图(出门必备)。支付宝。莫比健身。ABBYY Text(扫描文字到手机)。春雨医生。美团。录音机。时钟(赖床必备)。计算器。指南针(掉向时)。自带画板。自带邮件(整合163和QQ邮箱)。
5.分享和输出的需求:微博。贴吧极速版。Lofter。
断:精简信息输入源头,减少不必要的APP。舍:减少使用社交网络、即时通讯,APP使用频率低时果断卸载。少看微博、朋友圈。离:把手机当做辅助生活的工具,而不是耗费时间经历的场所。回归手机的本质。
三.生活态度的断舍离
想要幸福的生活,我们需要先放下对生活的执念。烦恼的根源是我们生活在自己在思想所编织的牢笼之中,自己是念头的囚犯。断舍离要我们做的是进一步剪断囚禁我们的枷锁,突破固有思维的桎梏,感受到自由解脱的滋味。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积极乐观的面对问题;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回归生活本质,不被欲望所束缚。
1.有勇气去割舍眼前既有的幸福,进而投资出更多的幸福。例如放弃游戏,电视剧,睡懒觉的幸福,改为读书,锻炼,学习,成长的长远幸福。
2.控制幸福欲求。欲望是动力,但当欲望膨胀到一定限度会成为前进的枷锁。例如,想衣食无忧,还想纸醉金迷,想美女佳人,还想名利双收,想身体安康,还想穷奢极侈。。。生活因一个个无休止的欲望而忙忙碌碌,身心疲惫,最终却忘记了我们最开始的欲望不就是健康快乐吗。欲望太多,反而与最开始的诉求背道而驰。
3.丢掉。丢掉说随便的坏习惯。不是要节约,而是要选择。丢掉多重任务的思考方式。正如点茶一样,要专注于眼前的事物。丢掉拖延的想法。消沉和恐惧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丢掉平衡感,不要期望成为一个全能的人。丢掉别人的意见,一个人走出森林。丢掉人人平等的精神。认真考虑谁才是应该重视的人。丢掉”对不起“的挡箭牌。不要反射性的自我保护。丢掉别人的的眼光。主动敞开心扉。丢掉毅力这个概念。不仅要到达巅峰,也试着享受攀登的乐趣。
这一部分是一种态度的断舍离,是断舍离的这个概念的深层意义体现,可能需要一生的践行才能体会和做到。比如欲望:欲望很难突破,也最好不要用压抑的方式去对待。欲望是需要被穿越的,而穿越的方法有时候就是去追逐、满足它。到了一定时候,我们精疲力竭,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才发现,原来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出发的地方等着我了。有许多还不明晰,希望自己以后能从生活的体验中去体会断舍离的禅意吧。
经过断舍离,放下期盼之后,我们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呢?可能是断舍离的提出者所说的那样:我开始享受生活的简单和单纯,和大自然相处,和人相处。有时候,我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傻乐,就是没有任何缘由地,感到当下无事的那种自在和幸福。
2015/07/23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