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小雨
每一个妇产科医生心中都有一个当“多面手”的梦想,既想把妇科内分泌这块复杂的内科方面的知识学精学透,又想把妇科恶性肿瘤方面的手术做好。同时每一个妇产科医生心底都有一个把专业做极致的宏愿,我从事妇科内分泌专业,我就想把这块做到最好。但鱼和熊掌焉能兼得,很多时候,“博”与“专”之间不得不有所取舍。
我年轻的时候也时常纠结,是选择像老一辈那样做一个从产科做到妇科,再做到妇科肿瘤科医生什么手术都能做?还是选定一个专业做精、做细、做到当地这个领域的专家?
做妇产科全科医生的好处是知识面广,技能全面,不管是产科、妇科、内分泌、妇科肿瘤、生殖、计划生育等自己就能搞定,不需要请他人会诊;而且,病人来源广泛,什么病人都可以收,不愁业务量上不去;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哪个专业都沾得上边,什么都懂一点,和各领域的大咖都可以交流一下。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因为要学习妇产科多个专业的手术、要跟踪本学科多个专业最前沿的进展,投入的时间无比巨大,对精力的要求非常高,绝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而且,现代医学的特点是专业越分越细,进展越来越快,要完全掌握一个专业的动态已是非常困难,更何况要同时跟踪多个领域的进展。
我看到一位以前的同事发的朋友圈,说她这段时间以来做了多台手术,又是子宫颈癌手术,又是卵巢癌手术,又是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妇产科专业常见的大手术做了一大半,心里由衷感到佩服。她比常人付出好几倍的努力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妇科肿瘤、生殖微创等手术做得这么棒,妇科内分泌的病人这么多,妇产科各专业都如此精通。
近些年由于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小孩,生育率下降厉害,妇幼保健院的门诊量和手术量锐减,业务量也大幅度萎缩,医院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生死存亡的关口。为了改善当前面临的困境,一些医院就动员部分能力强的妇产科医生学习私密整形、医学美容手术,同时引进专业人才,把医美、私密整形治疗开展起来。这并不是为了把学科做强、做大,而是迫于生存危机不得已而采取的举措,目的是为了活下去!
有的还把体检业务开展了起来,有的把儿外、乳腺手术也做了起来,就是希望摆脱原来病人来源比较单一的模式,从专科医院逐渐向综合医院转变,走“小专科,大综合”的道路,争取扩大诊疗范围,在新形势下不被淘汰出局。
达尔文曾经说过,“适者生存,不是强者生存。”如果维持现状就有好的发展,谁愿意劳心劳力去转型?如果能聚焦只做一个专业的手术,谁愿意把战线拉得太长,不但费神耗力,安全性差,还落一个杂而不精的不好名声?
“为了活下去”,一些妇产科医生也开始转战私密整形、美容手术!几乎所有妇产科医生的梦想就是立足本行,把专业做强、做极致,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必须先填饱肚子,先解决生存危机,而后才能谈个人发展!因此,迫于生存危机不得已而采取这样的举措,目的只是为了活下去。
现在很多年轻的妇产科医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是学广,还是做精”的纠结。大道至简,这个问题其实也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你所在的平台位置,决定了你的战场!
如果是在县、市地方医院,你就没得选择,首要的目标是把自己锻炼成个多面手,妇产科领域的绝大多数手术都能做,妇产科的疾病都能诊治,来个病人就可以收。尤其是在未来十年,随着人口的下降,医院间、医生间的病源之争会更加惨烈,如果只精通一个专业,很有可能会陷入没病人而吃不饱或饿死的局面。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在广博的基础上有所精,既有广泛的病人来源,又在某个领域有专长,鱼和熊掌兼得,但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我们没有异于常人的天分或悟性,而且医学知识浩瀚无边,实在太烧脑,复杂手术又特别耗费体力,精力和体力都不允许你“既要又要”!
如果是在省级医院,或者大型院校附属医院,你的目标就是做专、做细、做精、做强,在专业领域内做到极致。因为医院有齐备的科室设置,不需要你会那么多其他专业的手术,不同专业的人士各司其职,做好自己本专业领域的事情即可。而且它们往往都有大型院校或省级医院的品牌站台和医联体的虹吸效应,根本不愁病人来源,你需要做的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到行业金字塔的顶端,在学术领域站稳脚跟,为医院的学科建设获得声誉。平台不一样,选择也就不一样。
如果你是个尚在读的医学生,或是尚未找好单位的研究生、规培生,目前最大的任务是努力学习、用心轮转,到一个科室就把一个科室的疾病掌握,到一个专业组就把这个专业的手术学会,尽量全面地锻炼自己的才能。因为未来如果到县、市、地方医院,这会是你安身立命的本钱;如果到大医院、或大型院校附属医院,这也会是你处理复杂疾病或开展各类手术的基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医学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妇产科从一个不愁病人的“香饽饽”变成现在的“困难户”,这是很多老医生无法想象的,目前这样严峻的形势倒逼我们县市级的妇产科转型,因此很多基层妇产科医生必须要适应形势发展做全能型选手,否则大家“活下去”就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