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和一位领域内顶尖的英国教授深入交流,并共进午餐。这位低调的学者,简朴的衣装,不标准的普通话,不正宗的英文口音,很难和他的履历划上等号。
午餐时分,教授带着他的女儿。这个出生在英国伦敦的文文静静的小女孩,回伦敦就要读MARY QUEEN的牙科,全英顶尖的牙科专业。一条优渥富足的人生之路似乎在她面前款款延伸。
觥筹交错,又来了一位院长,闲谈间,了解到她的一双儿女,一个剑桥,一个牛津。稀松平常的交流,却让我感触颇深。
想起最近结识的几位主任,一位国内顶级的妇科教授,女儿中大毕业即做了香港花旗的管培生,第一年年薪八十万。一位复旦大学的系主任,女儿国内考取哈佛。一位研究所的所长,女儿南大数学系毕业耶鲁研究生,刚毕业就在华尔街。其他不一并列举。
每每感慨之余,我并不是想着如何教育我的两个宝贝,我却看到了自己和这些父母之间的巨大差异。他们的儒雅,低调的气质,进取拼搏的人生态度,以及取得的成就让我相形见绌。
想起我师父的一句话:很多人觉得自己牛,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有见过牛人。在一拨又一拨牛人身后低头做事的我,一次次看到努力的标杆和方向。唯有最努力地模仿成功牛人的专注和执着,才能让不再年轻的我,不至于那么惴惴不安。
交流间,国外访问的教授们谈到两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英国家属在闻讯亲人死亡时趴在医生肩头克制的哭泣。德国亲属在目睹亲人止血失败血流喷射后低头退出门外。这一切,和国内的医闹形成鲜明对比。
贵族精神的养成,需要至少三代。但阶层的固化却短的多,这三十年应该是中国社会迅速固化的三十年。
所以,为人父母,不仅仅会教育,更应该懂得自我拼搏,用尽全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人生阶梯。因为,你今天的懒惰,会让孩子在未来付出更多的苦。
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谦逊努力的人,有慈悲心的人,用尽全力拼搏,教给孩子努力的生活态度,不如自己做出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