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吃过的食物中,唐小唯最喜欢的有三样儿:“门子”、麻汁凉面和海带肉丝面,这三样都是从外面买的。
冬天的清晨,唐小唯还躺在土炕上暖和的被窝里赖床,姥爷从大街上用白缸子买来热乎乎的豆汁,还会特意让卖油条的人给她炸一个“门子”,就是把油条面团拉扯成薄片状再炸熟。唐小唯做在被窝里,拿着薄薄的“门子”,一口咬下去嘎嘣脆,香的很!她喜欢这种全是“脆皮”的感觉,蘸上浓浓的乳白色豆汁,“门子”很快被泡的入口即化,比费劲去咬扯软塌塌的油条要幸福得多。
麻汁凉面是同村一个亲戚买的,姥姥姥爷让唐小唯管他叫秃子舅。
初夏时节,秃子舅开始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凉面。唐小唯近距离看过那个挑面的担子,一根扁担两头各担着一个浅口大箩筐,每个箩筐里均匀摆放着十几碗面,大瓷碗里先放上煮好的面条,再码上一众黄瓜丝香椿末咸菜粒儿浇上上酱油醋汁,最后淋上香喷喷的麻汁,吃的时候只要拿筷子拌一下,清新可口酸香适中的凉面让人食指大动,欲罢不能。尤其是赶大集的日子里,一担凉面大半天就卖光了。
偶尔,姥姥会让老爷给唐小唯也买上一碗,每次她都吃的满嘴满脸的麻汁,像个小花猫,满足极了!
比麻汁面更让唐小唯神往的,是村西老孙头儿做的海带肉丝面。有时她会缠着姥爷去老孙头儿家,因为她喜欢看老孙头做面。
四五岁的小女孩捧一个大白缸子站在灶台旁,看着老孙头儿将特质的手工面放在滚水中煮好,麻利的捞出装碗,再从一只大锅中将事先煮好的丰富汤头淋在面上,最后随手撒上一撮葱花和香菜,一碗香气浓郁的海带肉丝面诞生了。
姥爷用白缸子装一份海带面往回走,唐小唯就美滋滋屁颠屁颠儿的跟在后面。到家后,她总是要先凑过去使劲儿闻着咸香的海带味,再拿起筷子大快朵颐,Q弹的手工面条吃进嘴里爽滑劲道,最后再端起香喷喷飘着油花儿的酱油色面汤,热乎乎一饮而尽,唐小唯吃的满嘴油光,满足的很。
在农村里,唐小唯跟着姥爷看过很多场婚丧嫁娶,经常会抱着自己脏兮兮的小布娃娃模仿大人的样子自己玩“发丧”的游戏,先是给娃娃整理仪容,接着用小铲子在墙根下挖坑,再找一块白布将娃娃包起来埋到土里,然后开始哭,当然是装着哭,小孩子哪会懂得什么生离死别呀。
只是有一次,妈妈下班后来接唐小唯回家过周末,正好姥爷破例让她在大门口停放的一辆拖拉机上玩,那天她和小伙伴们玩的特别开心,简直想一直这样开心下去。
当姥姥和妈妈来喊的时候,唐小唯还沉浸在自由玩耍的快乐中无法自拔,后来好像妈妈又来喊了一次,她不肯走。等她玩够了回去时,看到妈妈正推着自行车在远处的胡同口往大街上拐,唐小唯哭得撕心裂肺,想把妈妈喊回来,可是妈妈似乎并未听到,一转身就消失在了胡同口。
那一刻,唐小唯第一次感受到被抛弃的痛,撕心裂肺却无人回应,在她幼小的心里,好像有个小小的东西裂开了,碎掉了。
唐小唯儿时的伙伴很少,除了平日里玩的布娃娃、积木、小洋车、泥巴,偶尔会跟邻居家的大姐姐玩一会儿。还有就是那头让她念念不忘的猪,没错,是一头真正的猪,母猪。
姥爷在院子的西北角猪圈里养了一头猪,因为院门长关,并未对猪严加看管,它经常会爬出猪圈,在屋檐下靠着墙根晒太阳睡觉,年幼的唐小唯不知不觉和猪成了玩伴。
那是一头浅色带黑斑点的大母猪,生长速度非常之快。每当猪惬意的躺着晒太阳时,唐小唯都会凑过去摸它的鬃毛,硬硬的很扎手,最让唐小唯兴奋的是,她竟然可以随便摸猪的乳头,而猪并不反抗,这让她十分惊喜!心想虽然没有妈妈的乳房柔软,但是猪的乳头有两排呢,可以随便摸,随时摸呀,猪也不会嫌烦嫌不舒服呢。
然而,好景不长,转年母猪该出栏了,家里人商量着怎样卖它,唐小唯哭闹着不肯。最后母亲说把猪的尾巴留给她吃,嘴馋的唐小唯终于答应了。
猪顺理成章的被送去宰杀了,据说卖了好几百块钱,但是唐小唯却没有吃到猪尾巴。
失去了亲密的玩伴,唐小唯继续在院子里自娱自乐,骑着大舅从外地买回的红色铁质小洋车转来转去,仿佛从来没有过那个长着硬硬鬃毛可以被她肆意抚摸乳头的猪朋友,只是偶尔能回忆起,自己和猪靠着墙跟儿晒太阳时的融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