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9 闫安
近期,网上一堆反安邦的言论。诸如红二代背景、保监会处罚、安邦吴小晖被抓等等。个人不太认同这种过去曾经经常出现的运动式、标签化、简单二元论的评判。
就好象,说万科王石起家和成功是因为靠了他的副省长岳父一样。简单逻辑,全国数千个副省部级的女婿,是否都可以象王石爬遍全球七大高峰?是否将万科带到国际第一地产商?环境和条件既定,人的因素,就是第一位的。
保险企业近日相继披露2016年年报数据,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月26日发布的年报中显示,随着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开展,截止去年底,安邦人寿总资产规模升至1.45万亿。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安邦人寿的海外保险资产规模首次超过国内保险资产,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保险公司。
围绕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新的实践和探索,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对安邦的评价最为公允。宁可大段复述引用如下:
“荷兰和韩国都是传统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市场,与新兴市场相比,竞争更为激烈,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安邦能够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令当地亏损企业扭亏,并提高盈利,是中国智慧国际运用的成功代表,值得作为典型成功案例进行研究。我很敬佩安邦在国际成熟市场取得的业绩。在这种充满竞争的市场当中,能够脱颖而出,代表安邦保险在管理上面、技术上面确实有过人之处。”
“中国企业怎么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尤其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利用中国智慧的管理理念脱颖而出,安邦的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在未来会脱颖而出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这些都是中国发达,经济发展,在全球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彰显的具体体现。”
安邦董事长吴小晖说:安邦2.0战略的重点在养老和医疗。呵呵,又是养老在先!
赘述一句:金融街的《基金服务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会议过去不到10天监管层就下发了一份《养老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初稿),该指引分十三条,从产品定义、投资策略、基金运作方式、管理人要求等多方面对养老型基金进行逐一规范和指导。目前该指引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待监管层接收并整理反馈完意见之后,很快亦将正式发布并实施。其中300亿、5年、最近3年无违规记录是个激浊扬清的门槛。
甚至如果基金公司不如实告知,没有尽到信托原则的注意和忠实(善管)义务,都会受到如企业年金招投标似的一票否决。“照照镜子,外表光鲜,道德是否底下?”,都是拷问。这是公募基金监管强度、专业性要求、信息透明、运作规范的优势所在。忠实义务在于养老金信托财产没有让渡给受托人就已成立。注意善管义务在于信托财产独立和管理处分过程发生。前者,明确了比《信托法》规定“利用信托财产谋利”更有前置性。后者,作为受托投资人对养老金委托人或受益人若进行误导宣传等,都可能会作为违背善管注意义务的线索和判断标准。这一点,在保险公司发起的信托型养老保险产品中同样具有约束性。而保险行业过往则是我国最典型的“卖方代理”模式。如果加上第三方投顾体系的建立和补位,甚至是保险公司基于信托养老金FOF的“卖方代理”向“买方代理”的自我革命,未来则又是新的发展蓝海。
有趣的是,银监会2014年99号文规定“产品设计尽责、尽职地调查尽责、风险管理尽责、产品营销尽责、后续管理尽责、信息披露尽责及风险处置尽责”的表述更为具体,作为养老金的信托合同甚至都不一定成立,其忠实和注意善管义务都已纳入监管范畴,更不用说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了。
这样归纳的结论是,我国主流的公募证券基金行业、保险行业、银行业,在信托型养老金的政策监管、制定、目标主体上,都有了法理和操作层面的一致性。所以,下次,乐观的预期,第三支柱养老金开会时,就不是基金、保险、银行等行业或监管部门召集的,各开各的“养老会”,而是协商、共识和推动了。
。。。。。
说回安邦。
吴小晖在哈佛演讲中,详细诠释了安邦的发展理念、战略、做法等。让人觉得安邦成功是靠谱的。保险行业有了新动能、新势力。这不同于平安马明哲的创新和开风气之先,也不同于泰康陈东升的“创新就是率先模仿”和“一张保单保全家”。吴小晖可谓是“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保险第三代杰出企业家代表。和华为一样,大头在海外!就如当初引进外资保险巨头一样。现在中国金融业,不同于过往银行领域的海外布局,而是保险并购和管理输出。
以安邦并购韩国东洋人寿为例,在韩国低息环境下,东洋人寿得益于安邦的国际化优势,能够通过拓展投资品种和区域来分散风险,在中国市场进行资产配置,服务于有比较产出优势的中国中小微企业,收益率比韩国高出5%-6%,因此,韩国东洋人寿交出了自1989年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上半年保费收入增幅逾90%,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用东洋人寿社长具汉书的话说,就是:“完成收购后,安邦人寿推动东洋人寿从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内部提升管理三方面着手,提升东洋人寿的市场竞争力。”安邦“一带一路”新形式下的海外并购,映照的是彼时中国平安的“走出去”战略和“借船出海”收购富通集团的失败。
安邦的水文化、家文化、互联网文化,有点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安邦从五亿资本金的中小型财险公司成长为总资产七千亿的金融复合体只用了十年时间,企业文化看似虚,实为实。乃根本。
至于安邦收购标的:PB低于1、ROE高于10%是底线的标准;以及投资标的商业模式能不能盈利,现金流能不能持续,能不能带来财务的回报,和对应的选择成本、综合成本、财务成本等投资逻辑,都是安邦“术”的层面。
七家养老保险公司而言,安邦养老的投资型业务较为突出。挑战性在于,都面临从“年金受托管理机构”向“专业的养老资产管理机构”的业内业外的竞争转变;机遇性在于,根据保监会的有关规定,养老保险公司经营“个人养老(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业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展业,不受分支机构的限制。
症结在于,是“拟定规则”重新洗牌,弯道超车甚至领先;还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比如FOF,专注于受托配置和投顾营销;比如对标公募养老型基金,专注于投资管理;比如服务,整合养老和医疗。
对安邦而言,一切都值得期待。
(推荐阅读:安邦吴小晖哈佛论坛演讲:“与梦想同行”。)
http://finance.people.com.cn/money/n/2015/0204/c42877-2650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