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净喧嚣话从容——从“捧谷踩朱”看一些浮躁的舆论

最近北京冬奥会在祖国盛大开幕,众多健儿们尽展风姿,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的谷爱凌获得冠军后,在朋友圈、电视、社交网络各类平台“刷屏”褒奖;

另一位同样也是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的花样滑冰选手朱易,却因为她的“失误”,网友们各种抨击,一些不良媒体恶意造谣,对此不胜唏嘘!

中国网民的速度是出了名的“快”的,些许“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无数“口诛笔伐”,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带动起来,焦虑、浮躁写满了人们的脸庞,倒映出一个社会缩影。我不禁在想,被快节奏席卷的生活,物质空前活跃,精神却极度贫乏,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找回安然理性的思维?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做解答——包容得失,即从容心态。

作为一种清醒的主体自我意识,从容是一种豁达、进取、自由的心态,做到为人处世不急不躁、张弛有度,坚持不懈;作为一种意志品质与人生操守,从容意味着不被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身外之物”所束缚,保持自我的人格独立,拥有一颗平常心;而从生活层面来讲,从容是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从”是随然下的淡定,“容”乃包容下的宽缓,体现了人的气定神闲的自守、达观与超然。

“为学要潜心沉思、笃实淡定,耐得住“衣带渐宽”。从容是洗尽喧嚣后的返朴归真,包容是源自心灵深处的平和与豁达。”清华大学前校长邱勇的这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我把它理解为:为学须从容,从容方能干事!小到同事、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从容能为自己增添不少人脉;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谈判,从容不仅能给己方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还能向他国展示一个大气、开放、包容的中国印象。

美国总统林肯一生几起几落,没有从容心态,也就没有举世闻名的《解放黑奴宣言》;诸葛亮遇司马懿大兵压境,没有从容心态,也就没有妇孺皆知的“空城计”。我们这些21世纪的人,来去匆匆,或为生计,或为梦想,以一言概之:忙!于是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候鸟夫妻,等等,把无数的问题留给社会循环忙碌。家的概念淡薄了,人心散淡了,道德沦丧了,其凝聚力又从何而来呢?

“忙则心亡”,没有从容心态,纵使忙碌来金山银山,与行尸走肉何异?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心灵才是我们生命的本源,如果舍本逐末,我们就会迷失。从容行好事,倘若我们勒紧“快”的缰绳,行进在平和超然的大道上,无数从容的力量再次凝聚,祖国定会更加强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