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跟对象小吵一架,所以今天一直在想,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带去什么样的教育。
想到杨绛先生这句话,给我带来了启发:
杨绛说:“人生最烂的牌,绝不是家里有多么穷,更不是外边欠多少债。
一副真正的烂牌,是父母带给一个人的悲观、自私、冷漠和自我厌弃等。”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副“烂牌”呢?以下是我的三点思考。
01、原生家庭,有爱也有伤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小时候的家,是避风的港湾,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摇篮。
大家有没有发现,儿时的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对我们的性格和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的人在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内心充满力量和爱;
而有的人却因为父母的悲观、自私、冷漠,内心充满了自我厌弃。
这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烂牌,它的影响有可能伴随我们一生。
其实,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当我们意识到这点,也就放过自己和父母,选择去看到父母的恩情,抛弃过多的责怪。
如果你作为父母,有意识多给孩子一些爱和温暖,少一些伤害。
02 、摆脱伤害,自我救赎
如果不幸正在面对这样的烂牌,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不能改变父母的行为和态度,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选择从父母那里接受教训,学习爱和理解,而不是伤害和怀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摆脱困境,走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应该选择自己的态度,不让过去的伤痛定义未来。
请相信,你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不必再为过去的错误买单,也不必让父母的言行成为你一生的枷锁。
学会放下,学会原谅,更重要的是,学会爱自己。
当你开始拥抱自己,你会发现,内心的力量足以驱散一切阴霾,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03、言传身教,对自己负责
老话说,言传不如身教。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
父母的说话方式,做事方法和思维模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自己的孩子。
只有好的言传身教,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好好的爱孩子,孩子也会爱父母,爱别人;
父母身上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有无需提醒的自觉;有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父母的爱中,孩子会慢慢成长为一个自由且独立的人,去好好体验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首先要做好自己。
写在最后:
鲁迅先生说:“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好的家风、好的言传身教,去关爱、去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内心充满力量,勇敢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让我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