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在图书馆都会做什么?
临近期末,图书馆里又人满为患了,原本空荡荡的过道此刻也蹲满了人,在紧急的期末考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常驻图书馆自习。
室友A是个水灵的江南妹子,人很活泼可爱,十分讨人欢喜。她大学以来从没有涉足过图书馆,直到教师资格证的重担落下,她才想到学校的角落里有这么一个地方。于是开始缠着我带她去学习。
这本是举手之劳,我自然答应了。可到了图书馆,我才知道她不是来自习的。
我们面对面坐着,起先都在干自己的事,我沉浸于码字活动中,而她也在翻动着书页。可不知什么时候,她那边不时传来咯咯的笑声,有些打断我的思绪,我抬头一看,只见她正捧着手机笑得花枝乱颤。
我写作的时候不太喜欢有人打扰,于是问了一句:“你笑什么呢?”
她没有听出我话语里一丢丢的生气,反而将手机翻给我看:“你看,抖音上的这个妹子好可爱……”
吧啦吧啦吧啦……
她说了一长串,可是我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我只想说,您来图书馆不是看书的吗,刷手机这种事留在寝室不就好了?
可惜她没有这种觉悟,那天在图书馆待了5个小时,有三个小时在和手机为伴,有一个小时拉着我和我讲手机里的内容。
后来我就不太敢和她一起去图书馆,她每每缠着我一起去学习时,我都会以各种理由推脱,然后自己悄悄跑到图书馆的另一层楼学习。
后来,到了考试的时候,她没有考过,这才苦兮兮跑过来跟我哭诉:“姚,我明明花了大把时间去自习,可是书没看多少,手机倒是刷了一个遍,这下子怎么办哦。”
我安慰她:“没事,还有机会呢,下次再考吧。”
结果到了下次考试临近的时候,她又把自己当初走过的路再次走了一遍。
二:你有知识焦虑吗?
如果你愿意的话,不妨拿出手机点开微信看看,在你的朋友圈里,除了处处可见的微商的影子,相信最无处不在的就是朋友圈打卡了吧。
健身打卡,背单词打卡,听课打卡,读书打卡,各种各样的打卡充斥了你的朋友圈,于是,为了不输于那些朋友圈里的“打卡狂魔”,越来越多的人报名网课,购买知识,这样商家设置打卡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他要的是人气,而你成功被钓上岸。
朋友S是典型的“知识焦虑”患者,她每月的生活费有1500,其中有一半都会投入到知识消费中去。如果买了课,也能做到按时上课,投入——产出能够有相应回报,那多学点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可她只是单单买课,却从来不去上。
去年一整年来,她购买了线上声乐、线上口语外教、线上健身私教、线上英语考级以及各种读书写作课程,花费将近两万,可是真正去上了课,得到实实在在收获的,也就寥寥几个。她热衷于朋友圈打卡,每天不打卡就手痒的不行,与此同时,还特别喜欢看别人的打卡,如果发现有新鲜玩意儿,也会义无反顾地去购买课程。
所以,我们凡是想购买什么线上课程都会找她咨询,毕竟,她的朋友圈里全是各种线上课程的推荐。
朋友S其实只是一个个例,据我所知,这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
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从网络获取知识既方便又快捷,所以线上的学习方式已经变成了很多大学生的首选。而线上学习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监督你每天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而朋友圈打卡又往往是只要手机点开课程“看”几秒,就可以完成。所以,这对于那些容易产生知识焦虑的人群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那么,什么是知识焦虑呢?
你没有过这种感觉,当你在朋友圈看到别人打了卡学习,或者在宿舍看到别人在埋头苦读,你心里就会没来由产生慌张,然后你就会不由自主拿起手机,拍一张图书馆桌子的照片,或者是自己和书本的合照,发到朋友圈,这样一来,你的焦虑不安会减轻许多?
如果你会有上述的感觉,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挤进了知识焦虑的圈子。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知识焦虑已经十分普遍存在,相信买下一本书就获得了书本里全部的知识,相信买下英语四级课程,考试就一定会通过。自以为自己正沉浸于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殊不知这只是自我麻痹的表现。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摆脱知识焦虑呢?
三、判断力、自制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你打开书本准备看书时,总想先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炫耀炫耀;当你点开网课准备开始学习时,却被困意打败,干脆关掉课程打卡朋友圈自欺欺人。
其实,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只是在假装努力,他们只是努力到感动了自己而已。
社会竞争的加大,让很多刚离开高中校园的大学生无所适从,他们看到身边人都在学习,便也模仿身边人拿起书本阅读,思维早就飘到云里雾里而一无所知。殊不知,假装努力其实比懒惰来得还要糟糕。
这种情况,对于那些缺乏对知识的掌控、缺乏自制力和判断力的大学生来说尤为严重。
缺乏对知识的判断、掌握、运用能力,极易在鱼龙混杂的线上课程里迷失方向。而自制力的缺失极易导致大学生控制不住玩手机、打游戏,从而荒废学习。而为了在家长同学面前造成自己努力学习的假象,就只有在朋友圈里做学习的壮丁了。
20岁左右的年纪,正是梦想生根发芽的年纪,也是思维最活跃的年纪,如果在这个年纪假装学习,那日后等待的,怕也是假装的好生活。
大学时代晒打卡,晒学习,到了中年时代该晒娃的年纪了,如果你还没有孩子却不甘落于人后,是不是要在朋友圈晒一个假孩子?
送君一句话:“假的往往比没有还要糟糕。”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