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总喜欢追求那种毫无压力,舒适的生活状态。有的想找事少,工资高的工作,最好是铁饭碗,从此高枕无忧;有的想财富自由,从此随心所欲;有的想找个漂亮、温柔、有钱的伴侣...然而,现实真有那种无压的生活状态吗?待在舒适区真有好处吗?我想肯定的回答,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保持适度压力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人们追求无压和舒适状态的思维,是由于人有寻求稳定和确定性的天性。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一直被生存压力塑造着,为了生存,他们只对简单、节能、舒适、安逸的事感兴趣,而对复杂、耗能、困难、危险的事避而远之。但是长久的无压生活,由于没有压力的伴随激励,就会陷入生理退化、精神空虚、思维衰退的境地。并且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不变的舒适区。因为一切事物都会自然熵增。也就是说在没有外界能量输入的情况下,任何事物都会从有序趋于无序,甚至消亡。因此,舒适区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消解。既然世上没有长久逗留的舒适区,贪恋舒适区必然会走向退化。当我们长时间觉得生活没有压力和挑战时,其实危险已经潜伏在身边了。
保持适度压力才是成长提升的催化剂。由量变质变规律可知,若想事物不引起质的变化,就要保证事物的量在一定的度内,否则就会引起质变。同样,若压力太大超出了承受范围,势必会导致我们情绪不稳、精神焦虑,进而影响我们成长和进步。但是,压力太小,会使我们的身体相关机能失去警觉,会因麻木而退化,如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沉溺于舒适、安逸,最后就会失去命运的主宰。如同能力圈法则:人成长最快的区域是自己的能力舒适区边缘,太困难和太舒服都会让我们止步不前。唯有适度的压力,即是那种既不太大又不太小刚好能承受的压力,才是我们的成长所需,才能让我们获得源源不断地幸福。
这世上没有固定不变的舒适区,压力也不从避免。只有让自己保持适度的难受,才能不断进步。当压力太大时,我门要学会用减少目标,主动降低期待,不要急于看到成果的方法来减压。当在舒适区,面对强大的惰性时,我们要主动跳出舒适区,用持续地输出和创造来给自己加压。只要我们刻意建立“适度的难受”的心态,长期坚持,就会从这种策略中长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