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的家庭共读,奶奶是比较抗拒的,不仅在家庭共读这件事上,有时候其他事情也会黑着脸,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有一天,我们在重新梳理和安排,每个人时间分配和工作,讲到深处,奶奶竟抽噎起来,我觉察到,这一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抽丝剥茧后,奶奶最后的需求是,儿子要尊敬她,尤其是在她做错了什么事,不能用那种语气对她说话,她觉得心里很受伤。她说,对所有人没什么要求,唯一就是要理解她。
当天,老公和奶奶之间的问题,并没有聊透彻,第二天奶奶还是黑着脸。
我和老公分析,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我想到的是,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怎么理解呢?
在家庭亲情面前,我们会说,我们要无条件的爱彼此,但是,那真的是事实吗?或者说,无条件的爱其实是存在的,但是只存在一段时间里。比如,现在家庭成员对只有13个月大的沛沛和沐沐,就是无条件的爱,我们对两个小宝贝没有什么要求和期待,现在就是全心全意的在爱他们俩。
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爱,都变得开始有期待。
那现在奶奶和儿子之间,还是无条件的爱吗?
奶奶希望儿子对她始终保持,亲密,敬意。她认为,儿子对她发脾气说话,就是对她不尊重,看不起她。
儿子其实,也有期待,他希望奶奶能够做事用心,积极主动,而不是像个工具人,整天说,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真实情况是,奶奶因为不想动脑子,也不去理解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所以,交代的事情,做着做着就走偏了。于是,就有了,前面所说的,儿子和奶奶之间不愉快的沟通。
当我把有条件的爱,解释给奶奶听的时候,她还是一再强调,自己对我们是没有要求的。
于是,我说,如果孩子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你还会爱我们吗?奶奶说,不会。
对的,说明你对我们还是有期待的,期待我们有本事,期待我们对你尊重,对你好。
而,我们,对妈妈,也是有期待的。我们不想妈妈是一个固定思维的人,不思进取,我们希望奶奶是不断成长的,对自己有要求的,积极上进的奶奶。
她最后理解了,我们之间的爱,其实是有条件的,有期待的。
不能说,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哪个更好,我觉得都好,它是存在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关键是,把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爱,表达清楚,而不是一味的标榜自己是没有要求的,那样,自己所有的付出,背后都是怨恨,委屈,也是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