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号-5号的北京化书成课是袁茹锦老师的第31期化书成课公开课,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正儿八经的无关专业技能、单说如何做课程设计的讲师培训类课程。
感悟挺多,总结有三。
首先,不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就是耍流氓,不仅对学员,更是对自己。
“以学员为中心”这件事儿,大概是每个讲师都知道的吧,但是知道归知道,认可归认可,实践归实践,结果归结果。就算知道了、认可了、实践了,但是结果未必是以学员为中心理应该有的结果。
我之前是不信这个邪的,之前每次设计课程,我都会尽力把所学都掏空出来,细致地分好,以我认为的与众不同的方式展示给学员。
我以为我已经做到以学员为中心了,然而这次课后,我觉得之前只是一个假的“以学员为中心”,学员本该收获更多!
为什么呢?我想等我接下来设计课程的时候,我会不停地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1、这是学员想要知道的内容吗?
2、这是学员能自己得出的结论吗?
3、这是学员能最有效率吸收知识点的方式吗?
4、这能让学员在课后还继续举一反三吗?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教条,但是,细思极恐......
如果不能满足上面这几个要求,凭着自己的喜好来安排课程内容,理想化地认为我都说了学员一定就接受并牢记了,以及觉得举一反三这种事儿是理所当然的,那就不仅是闭门造车、知识诅咒,更是对自己、对学员的不负责,浪费双方的时间、金钱。
那如何达成呢?有方法、有理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讲师自己的内在基础。
如果按着上面这几条来,单单“2”这条,就要求讲师减少说话内容,把更多主动权交给学员。看似讲师说得少,任务轻了,实则不然。
在课间以及课后的磨课过程中,我发现这耗费我的体力和脑力,不比健身一次轻松多少。但却不得不为之。
所以,这是我收获的第一条,以学员为中心,并且学员能用好,才是真的好。
其次,说是化书成课,但化的,可不仅仅是书。
在课前,老师要求我们熟读一本或几本书,到时候用于现场化课。我准备的是《全脑教养法》,自以为曾经反复度过某几章节,并且课前又重新过了一遍,应该算是“熟读”了吧。
然而,等课上才知道,原来单单表面看过一本书,根本没法支撑你化出一门有吸引力的课。你准备给别人一碗水,不说你得拥有大海,至少,你得拥有一个池塘。
对书本身内容的理解,同类书的比较补充,你自己关于书本的观点,书本观点相关知识的知识储备,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化课的质量。
作为追求完美的C型人,当发现自己对书中内容认知是存在局限的时候,第一次尝试化书、画结构图时,根本下不了笔。
怎么办?只能亡羊补牢呗,第一天回来后就开始查相关资料、重新翻看书本理清思路,不贪心化整本书而是从一个小知识点入手。
8分钟的课程,硬生生花了至少4个小时去准备,其中的感受,酸甜苦辣咸,无法言语。
这次课也算是给自己提了个醒,还得不断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融会贯通,才能碰撞出最美的火花。但不管怎么样,走出了一小步,还是值得为自己点赞。
最后,颜值那么高的人还那么努力还那么高效,世界,真的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这次在化书成课教室中,认识了好多跨界小伙伴,运营的、艺术类的、目标管理的、演讲的、人力资源的,虽然各行各业,但似乎吸引力法则,把各行业中的同性人都吸引过来了。
走进教室的第一天,生生把我惊到了,左看看,又看看,大家都颜值太高了吧,从老师到学员,都美得、帅得不要不要的。
然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很快就发现小伙伴们超努力,已有成就杠杠的,但还表现得非常谦虚平和,并且还在继续努力!
更要命的是,刚结课就开始有小伙伴甩出课程复盘,是因为他们时间自由吗?然而并不是,反而是那些本身巨忙、忙到半夜凌晨还在打飞的的小伙伴,让人不得不钦佩。
现在想来,当我跟那些小伙伴探讨一些课程内容时,他们能瞬间甩出一些非常犀利、稳准狠的观点,并非是偶然,而是因为努力的人,时刻在高效地努力着,所以才能收获更多。
没有什么所谓的幸运和命好,基础再好,究其根本,还得靠自己实打实地拼出来,才会有不断精彩的未来。世界,真的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课后,我和有为老师、宋嘉老师、李熙老师本着“厚脸皮不怕说”的想法,经过四天努力,初步化出了我们各自的第一门课,并且在北京化书成课研习社进行了“(第)一(次)磨(课)”,虽然雏形不咋地,但是经过磨课,所谓思路大开,获益匪浅。
在此,也再次感谢袁老师的用心教授和指导以及社长丽娜老师、班委小苹果以及所以参与者贡献的智慧,超赞!
两天的线下课是结束了,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随着我们的不断复盘、叠代、随着北京化书成课研习社的“二磨”、“三磨”的展开,我想,一些专属于我们的独创课,会逐渐惊艳到大家,也敬请大家期待!
两天的化书成课,是结束也是开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