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知识
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病毒具有潜伏期,最长时间为14天。主要的传染源是已经被感染的患者,现在也出现了极少数无症状感染者,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所有人群都可能感染,因此要小心防范。
所有的专家和官方都告诉我们,尽量减少外出,待在家里虽然无聊但最安全。然而居家是常态,外出也是必要的,我们一定要做好居家和外出的双重防范。
居家防护
1、勤洗手
当我们外出回家、接触宠物或快递、接触口鼻以及饭前便后都要洗手,使用普通的香皂或洗手液揉搓起泡后,充分揉搓手心、手背、手腕、指缝、指甲缝等所有部位,然后用流动的水彻底冲洗干净后,用洁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以免滋生细菌。
2、多通风
假如我们外出沾染了病毒,如果处于一个密封的环境,病毒将会积累。而通风能促进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室外由于紫外线、风力等因素,病毒会更少,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室内病毒的浓度。另一个角度来讲,新鲜的空气也能减少室内的憋闷感,使人神清气爽。
3、适当消毒
对于可加热的器具,比如碗筷、水杯等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煮沸消毒,只要煮沸半小时就可以轻松消毒。
对于其他物品,就要使用消毒液对家里经常(1次/天)接触的器物,比如门把手、开关、遥控器、手机及家具表面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液的成分也要重点关注,目前最有效的消毒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75%浓度的酒精,包括医用酒精、相同浓度的酒精湿巾、棉片,甚至75%以上的白酒等,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消毒效果大打折扣;
含氯消毒剂,包括84 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腾片等,注意不能和洁厕灵、酒精一同使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包括二氧化氯、过氧化氢,按说明稀释后再使用。
外出防范
最重要的是要正确佩戴和摘取口罩,佩戴前、摘取后都要洗手,佩戴时密封夹朝上,深色朝外,摘取时只接触口罩带子,悬挂在通风干燥处晾干或者折叠丢弃。
由于现在口罩成为了紧缺物资,普通的医用护理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也是可以起到防护作用的,但是普通棉布口罩、活性炭口罩等防护效果很差,不建议购买。
如果有幸买到了高防护级别的N95、KN95口罩,幸运的同时也不要浪费,多次(5次)使用依然有防护作用。当口罩有破损、脏污或者呼吸阻力变大时,就不能再使用了。另外把它们留给必要的环境使用,比如去医院、人流密集处、长时间封闭的环境,以及自己有咳嗽等症状的时候。
当然了,即便口罩再紧缺真的不建议口罩清洗后二次使用,这样的口罩很可能只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了。如果实在买不到口罩,自己在室外独处、独自开车、人群稀疏的场所可以不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2米的安全距离。
调整心态
最后,我们也要调整心态,提高警惕、小心谨慎是必要,但不能轻信小道消息,使自己过度紧张和恐慌,更不能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每天关注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等官方渠道发布的疫情信息,了解目前的疫情状况和应对措施,全民一起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