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通讯员 李嘉欢 指导老师 夏妮
近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卫士下三湘”团队化身“河小青”,深入湘潭市洛口古镇、碧泉潭等地及毗邻社区,开展了一场扎实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域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当地水生态治理现状,为水域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实地走访,精准把脉水域生态。团队足迹遍及多个关键水域。在洛口古镇,成员们辨识岩壁碑文、探访古建遗迹,感受历史长河中的人水相依脉络;碧泉潭清澈的水质与自在游弋的鱼群,让学子直观感受生态治理的成效;在青年水库,队员们沿堤坝细致观察水体状况,检查沿岸防溺水设施的密度与完好度,并张贴护水宣传海报,利用无人机进行水域生态全景记录;在曾国藩诗文岛,团队系统收集涟水河治理的一手数据和典型案例,为科学评估河流健康状况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不同区域特色治理模式的梳理,团队为后续优化保护举措积累了丰富的一线资料。
深入社区,倾听民声汇聚民智。为获取最真实的声音,团队在多个水域毗邻社区与居民、基层水利及环保工作者开展了四场座谈。交流中,居民日常节水实践中的难点、参与垃圾分类的现实障碍,以及对河湖生态变化的切身感受和改进建议被一一记录在案。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声音,为理解水环境治理的社会维度提供了宝贵参考。
躬身实践,知行合一守护碧水。队员们还与湘潭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志愿者并肩行动,在涟水河畔开展净滩活动,亲手捡拾塑料、烟头等垃圾。同时,他们现场学习了“河长制”的日常巡护流程与问题处置机制,亲身体验了水环境保护制度在基层的运转实践。
此次调研,湘潭大学化工学子们以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知识对接实践需求,在湘潭的江河库塘间留下了坚实的青春足迹。他们收集的数据、案例和民意,不仅为守护绿水青山注入了来自青年的坚实力量,也为地方水生态治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