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诞生百廿载,如若谈及场景美学,则要追溯至电影初始化阶段——戏剧舞台布景时代。早期电影的场景设计是绘画艺术与舞台造型艺术结合并演变而成的产物,电影自从鸿蒙初辟,就与戏剧共同成长,在初始阶段尤其明显。
中国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而中国电影也对中国戏剧的弘扬光大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中国早期的电影创作,大多借鉴戏剧故事或元素,早期的电影演员也大部分是梨园出身。戏剧的影响必然会反应在电影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场景设计,所以舞台美术设计是中国早期电影场景设计的源动力。
随着电影技术和艺术的不断前行,电影才慢慢形成自己的空间美学体系。戏剧舞台的布景设计,早期是“一桌二椅”传统简约模式,空间意识淡薄,对剧情的发展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随着舞台空间意识的不断加强,艺术家们意识到舞台空间是另一个重要的叙事维度,因此场景设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时期的戏剧舞台美术已经彻底觉醒,实现艺术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以前只是利用画布、景框和灯片,即使所谓的“机关布景”,也是运用比较普通的机械动力装置,远远谈不上高科技。
而现在的布景设计大量体现了声光电技术,甚至是VR和AR技术的融合,使观众得到完全的沉浸式体验,如HTC VIVE、Oculus、PS VR等。观众在在全景环境中交互体验,空间从平面转换为立体,客观转变为主观。观众也更容易共情,更有自主性、视野更自由,从而真正具备了全局思维。
尽管早期电影空间美学深受戏剧舞台的影响,但戏剧场景又与电影场景设计思路不同。戏曲场景的审美特征不是接近于生活的实景,而是具有浓重的写意性,是由实生虚、虚中见实,靠“虚拟”的表演“穿越时空”,把舞台变成更为广阔表演空间,借助表演和舞美的结合作用于观众,伴随情感体验而产生想象并在心灵中浮现。而电影场景需要生活化、真实化和典型化,要更接近生活的本源,因此电影和戏剧的空间美学发展注定会分道扬镳。
作为戏剧策源地的古希腊,最早使戏剧艺术达到一定高度并有作品留存给后人。经过一些史学家对史料研究,为了在演出中交待不同的地点而使用过一些类似景片的“道”,像为了说明故事发生在海边而在舞台上洒满贝壳等。古希腊戏剧是在露天剧场演出,半圆形的观众席依天然山势而设,另有表演区的舞蹈场与换装布景用的景屋。表演时仅设有简约示意的“平片”可以附在建筑上交换,这从庞贝浮雕中可见一斑。
古希腊戏剧中“换装建筑”上的门和剧场两边的观众出入口已具有指示事件发生地点的作用。戏剧中也出现了立体布景如山石、祭台等,这就等于把绘画引进了剧场。普罗克斯在《希腊词汇大全》中提到,为了保持观众的兴趣,并满足戏剧气氛的要求,古希腊戏剧中就出现过简单的车台和转台用于表现舞台上不宜表现的凶杀或色情。也出现过其他的简易机械装置,如用于表现从天而降的神祇的起重机,表现从地底而出的魔鬼和灵魂的渡梯等。到了古罗马时期,剧场开始出现了大幕。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提到古希腊和罗马剧场的演出台上出现过可旋转的“三棱柱布景”和分类布景。
到了中世纪,欧洲剧场中出现了“同台多景”。所谓“同台多景”,是指在一次演出中把剧情所需要的若干行动地点,如天堂、地狱以及人间等等,在一个演出场所同时设计出来,使之“同台”并置。中世纪的戏剧演出中还常运用复杂的机关装置、魔术变幻等特技效果,其中天堂和地狱是最吸引观众的设计。总体来说,古典戏剧算是程式化的演出,基本的舞台背景就是舞台后墙。
纵观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不论是在场景设计、人物造型,还是剧情建构上,戏剧对电影的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彼此间可谓相辅相成,有取有予。总体上看,戏剧舞台设计带给早期电影场景的影响更大一些,并扶助电影场景美学完成几次历史性的突破。因此,对戏剧与电影的空间美学进行深入研究,对两者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文中部分观点和语句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