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白居易,公元800年,白居易29岁中了进士,作为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孩子,他取得好成绩全靠自己的勤奋苦读,最终获得了“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褒奖。
中进士后,白居易被朝廷任命为校书郎,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岗位,晚唐很多宰相都是在校书郎的岗位上起步的。
但是作为一名学者型的官员,白居易与元稹决定用写诗的方式报效朝廷。他们两个决定搞一种新乐府,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题材的诗基本以讽刺为主,力求用简单的语言,击中社会热点和读者痛点,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作《卖炭翁》,为劳动人民发声,抨击宫中官吏打着皇帝的名义剥削百姓;他作《杜陵叟》,揭露官府衙役压榨百姓,在皇帝颁布免税令的情况下仍征收百姓的赋税;他作《秦中吟十首》,痛陈社会上的婚恋、交友、房地产、官员不退休、追求奢侈之风。他用笔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此时的他就像一个“中二少年”,他希望用诗文针砭时弊,引起朝廷的注意,然后大家一起努力,建设大唐美好社会。
只可惜,身为官员的白居易没有看清时事,他以为自己把这些问题指出来可以唤醒朝廷,唤醒大臣,唤醒皇帝。没想到他们都骂他是沽名钓誉,诽谤朝廷大臣,就连皇帝都受不了他,到头来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公元815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刚到江州这个贫困之乡,白居易天天买醉麻痹自己,直到在一个送客的夜晚偶遇了同是从长安来的琵琶女,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油然而生,琵琶女自言长安人氏,自小便进入教坊学习弹琵琶,十三岁就红透长安。每天都收到五陵少年的约会邀请,见识过各种各样的繁华,可惜“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只得留下了看守空船。
此时的白居易和琵琶女的经历如此相似,都是经历过长安的繁华大梦,又在偏僻荒凉的江州相遇,不免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伤。曾经的锦绣前程就此远去,诗文报国的梦想也破碎了,在凄凄惨惨的琵琶声中,白居易泪湿长衫,少年的梦已经结束,徒增半生烦恼。自此,白居易的棱角被现实磨平,或者说他学乖了,选择了向命运低头。他搂着樊素和小蛮,成为了安贫乐道的坊间大爷,偶尔喝口小酒,寄希望于下一代。
纵观唐朝的各个有名的诗人,鲜少有一生得意之人,总有郁郁不得志的时期,比如杜甫,出身富贵却家道中落,对于自己的人生有没有规划好,致使一生穷困潦倒,最后不得不靠朋友的接济了却残生;又比如李白,出身物流商人之家,自知身份低微,为了仕途做了上门女婿,发奋苦读,才华满腹却得不到一个能施展才华的舞台,虽然嘴上说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但又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疲于奔命;王维在参透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选择了参禅悟道;李贺在尝尽了命运的捉弄之后化笔为刀抒发胸中的块垒……在政治的长河中他们看似是被命运淘汰出局,但在长长的文学历史中却留下了他们熠熠闪光的名字,孰是孰非,功过又能何论呢?